刘先明:诸葛亮的”迷魂阵“与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刘先明:诸葛亮的”迷魂阵“与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4年7月14日
 
2014年7月12日晚,新华网发布了云南省委常委张田欣涉嫌违纪被免的消息,看到这一消息后,我从网上又搜索到很多有关张田欣的报道和信息,其中有2009年4月2日新华网发表的《金融寒流下“云南文化”的强势突进》,文中写道
张田欣的一句话被广为引用,“如果文化不与旅游结合,就会魂不附体,旅游不与文化结合,就成了灵魂出窍。”
 
看到张田欣的上述说法,我想起了四件与本人有关的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事情:
一、九寨沟风景区管理局结合九寨沟风景区的资源和特点等,借鉴本人研创的“精细管理工程”及“六精”、“五细”的内涵,也重点抓了“六精”、“五细”,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正确把握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培养追求卓越的精神,构建景区文化的核心内涵,有效地创造、运用、输出景区先进文化精华。详见:
第一旅游网:九寨沟保护与开发的基本经验
 
二、2004年3月底,苏州胥城大厦优选本人为苏州胥城大厦提供酒店文化与品牌提升的咨询服务,在提炼、确定胥城大厦文化理念的同时,本人结合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于2004年6月底至7月初在苏州召开的盛事,策划了融文化理念与服务、营销、品牌等为一体的“情满胥城迎世遗”的文化主题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胥城大厦的经济效益和品牌都得到显著提升,胥城大厦热情服务外国宾客的场景还于2004年6月27日亮相央视《新闻联播》。详见:
中国旅游报:文化营销显威力胥城大厦增魅力
 
三、2008年6月3—4日,本人应邀在浙江大学为贵州现代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讲授了《管理创新与精细管理工程》后,受到好评,就又应学员邀请到贵阳,为生产“大自然”棕床垫的南方汇通棕纤维事业部讲授《管理创新与精细管理工程》和《文化营销》。讲课之余,结合贵州平塘县掌布峡谷有一个天然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五字岩石图案的地质奇观,以及“大自然”棕床垫的品牌特征,本人为南方汇通棕纤维事业部策划了“神奇大自然,魅力大自然”的党员活动,报道此活动的《南方汇通棕纤维事业部创新开展党员活动》一文,于2008年7月2日在新华网发表,此活动既丰富了党员活动,又助升了企业以及“大自然”棕床垫的品牌。详见:
新华网:南方汇通棕纤维事业部创新开展党员活动
 
 
四、2009年10月17—18日,本人应邀为北京大学EMBA总裁班讲授《打造强势品牌》一课,受到好评,两个月后,本人与该班一位学员所在的长沙正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企业文化与文化营销咨询合作关系,2010年5月初,结合井冈山这一红色文化咨询,本人为该公司策划了“情系井冈山,再攀新高峰”红色之旅活动,该公司的领导和员工代表踊跃参加,本人撰写的报道随即分别在中国红色旅游网、天下韶山网、江西旅游政务网、中国煤炭新闻网等多家网站发表,这一活动,既丰富了员工文化生活。又助升了企业以及产品的品牌。详见:
中国红色旅游网:刘先明:正忠科技开展“情系井冈山,再攀新高峰”红色之旅活动
 
 
本人十余年前走上了企业文化、精细化管理、管理创新等咨询、培训服务的智业之路,十余年走过来,有不少心得体会。
关于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我认为,“如果文化不与旅游结合,就会魂不附体,旅游不与文化结合,就成了灵魂出窍。”这一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和水准的。
但是,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时候,文化的引领方向要正确;如果文化引领的方向偏了,甚至反了,或者迷失了,那么,文化与旅游的相结合,就可能会走进“迷魂阵”,一旦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走进“迷魂阵”了,那么,事与愿违,那就是迟早要发生的事。
 
古代,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的诸葛亮,算得上是中国智业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传说,当年诸葛亮就曾利用一处的地形,布下“迷魂阵”,让附加上了诸葛亮一些文化观念的环境,与孟获进行无声的“沟通”,进而诱使孟获深入其中、迷失方向,最终被诸葛亮活捉。
近日,文化部发文,对国内各级各类艺术团到金色大厅等国外著名演展场所或国际组织总部办公场所“镀金”现象予以坚决制止。国内众多艺术团组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所谓“文化输出”,已被批是其背后有扭曲的“文化政绩观”在作祟,非但不能弘扬中国文化,反而损害国家文化艺术尊严。
 
孟获走进“迷魂阵”,是被诸葛亮巧用一些文化观念引进去的;国内众多艺术团组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是被扭曲的“文化政绩观”引进去的,这都是文化方向的不正确惹出的祸,值得我们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