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价格中的战略成本控制


中俄天然气价格中的战略成本控制

战争不是人们的选择,而是不得不接受的宿命,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完全成立的,但主动挑起战争,对于美日越菲这些逐水草而居的劫掠盗贼族群来说,就与做日常生意差不多,所以,中国人就不得不承受其周边环境中的逆命宿怨。中国人即使是在做生意时,都不得不在价格中添加上安全成本,不然,被偷被抢的悲剧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本来俄罗斯全靠开采石油、天然气以及木材、矿藏等资源过日子,人家卖点天然绿色的原料出来赚点钱也还算是天经地义,但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开采及运载条件并不算太好,加上距离遥远,荒无人烟,环境开发水平又极低,其天然气与石油运到中国的成本就较高。所以,俄罗斯天然气输往欧洲的价格在自然属性上就要比要输往中国略高一些,显然,俄罗斯卖给中国的天然气价格的高低,就要看俄罗斯与中国的心理价格水平预期以及付款方式。

显然,俄罗斯并不想在与中国的天然气交易中敲竹杠,特别是当俄罗斯在乌克兰遇上了美国的挤压与抵在家门口的挑战之时,以及欧日等国在美国的压力之下,居然置俄罗斯战略利益于不顾,所导致的刺激必然让俄罗斯倍感欧日的不可靠。俄罗斯现在是认定了中国的财大气阻与为人耿直,真心实意的要把自己大把的能源一个劲的输往中国。但俄罗斯能源东输的客观高成本总得有个办法来解决,不然,中俄两国都共同面临的美国的进攻战略挑战又该让谁去应战呢?

届此,问题转化为如何化解能源的客观高成本?显然,预付款是一个可以采取的有效办法:

当美国正在挑起围攻世界岛之战时,中俄两国都需要合作,以应对美国的战略挑战。俄罗斯因美国制裁所导致的缺钱而面临着危险的经济衰退,中国因令人头痛的超额外储与能源供应及安全需要,正面临着美国的海洋围堵威胁。于是,中俄的能源价格妥协当然是一个战略选择的必然方向,问题是有没有最好的办法,去化解中俄价格妥协中,双方可能面临的经济损失?这个办法显然存在于中俄能源付款机制之中,倘若中国支付能源款项时,采取预付款机制,并且安排中俄都认可的大额预付+净现值折现计价的办法。即计算价格水平不妨上靠一些,以保住俄罗斯的经济及成本方面的利益;但是,预付部分按照预付年限反向计算净现值折扣,从而又减少一部分中国购买损失。这是一个很好的计算办法,它同时满足中俄两国以下分类战略目标:

1.满足俄罗斯国家资金吃紧的现实需要;

2.远期满足俄罗斯在成本控制以及出口利润上的预期,相当于中国替俄罗斯发放了巨额低息的买方信贷;

3.为俄罗斯立刻就要的发展经济所需,提供了现实资金支持;

4.使美国制裁俄罗斯的资金抽逃战术一举破产;

5.为中俄两国战略携手,共同对付美国战略攻势奠定经济基础;

6.大幅度分流令人头痛的中国巨额外储;

7.在外储不安全和贬值环境下,为外储的部分安全与保值预期作出宝贵的贡献;

8.虽然远期定价可能偏高一些,但支付的现实实际价格水平却偏低,如果加上中国国内的能源消耗也可实行对应的自愿预付款改革,则中俄能源大单合同的支付方式就算是有效利用了金融工具,去化解其中的价格难点;

9.对中国外储安全在战略上有助益,对中国抽逃美国债有帮助与启发。

10.向美国表明了中俄不仅有了脱离美元霸权的明确行动,而且在两国经济安全上,又实现了与美国无关的单边安全增益。

因此,中俄能源的大额预付款机制,显然是一个对中俄皆有现实好处与长远利益的多赢选择。中俄政府谈判工作组之间,应该在此基础之上多加细化与深入研究,以便能够真正形成能源价格上的长效机制与战略收益。毕竟,中俄在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时,都需要必要的战略安排,而任何战略安排都是有成本的,况且这一“预付款净现值计价方式”已经将额外成本压缩到了最低的水平上。

 

老夏

201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