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佬融资与民营资本帝国


 昨天留下了一个问题,东部管道公司100%产权将何去何从?有一些朋友认为,基于此前引入基金的经验,中石油可能还是会安排系统内的代表参与接盘,并保留管道的管理权,同时给入选的基金和财团方面一定的收益承诺。

 

确实,如果中石油将成熟的坐等收获的资产全部拱手让人,一方面是出于资本需要,同时实在让人惋惜。而在中国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行业财富快速聚拢的背景下,如果中石油一方面保留这只潜力“现金牛”的管理权,同时变现数百亿资产,可能是更合理的选择。

 

由于状况尚有不少不确定性,目前海外投行给出的判断也较多分歧。尤以Morgan Stanley不看好目前的状况,但中金公司则看法乐观。周三港股中石油微降0.11%,收于9.23港元。

 

在获得进一步消息之前,不妨再来审视一个酝酿中的更大民营大财阀组织——中民投。

 

尽管目前其初步规划版图意在更有翻盘潜力的“过剩行业”,更关注光伏新能源等而暂未触及石油,且这个平台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很可能赶不上中石油的这一茬。

 

但在中国未来资产证券化、公司债股融资需求增加、产业调整转型的背景下,希望中民投的故事也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和启发。

如果喜欢我们原创的事件和政策解读文章,欢迎在微信平台查找并添加“中国能源观察”或“ICIS_China_L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