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PX,一个难解的结


 无疑,2014年将是中国PX进口量继续攀升的一年。中国将继续接受更多来自周边友邻的PX进口贸易。

 

中国的炼油化工行业并不是不想“自力更生”,把芳烃链上的这个缺口补起来。但PX实在太不招中国人待见,这场早从2007年就开始的PX接力战现在还远没有收场的迹象。

 

在民众的“出气筒”接力赛中,偌大个中国,不容易找到个PX选址的地方。

 

过去5年,随着下游PTA产能的快速扩张,上游PX的产能却是在一片质疑声步履蹒跚,导致PX进口依存度在2013年达到53%,中国成为吸收全球PX过剩产能的最佳目的地。

 

预计2014年中国的PX进口量逼近千万吨,成为国内进口量最大的石化产品。

在近几年化工下游景气度日益低靡之下,预计2014年国内PTA开工率下滑至70%之下,PX的进口热潮可能会略有降温。中东和东南亚还有新近产能投产,即使中国“退出比赛”,全球PX行业还难免一场激战。

 

长远来讲,待疑云散后,中国不仅终将回归这场全球的石化业角逐,还可能引入煤制芳烃技术,挑动全球芳烃制造业的神经。

 

前几天和JX 能源的朋友吃饭,说起近来坊间热传的“亚洲友邻阴谋论”,对方非常认真地告诉我,他们很大方地接受央视去他们的横滨工厂采访和考察,足见坦荡。

 

刚才一位朋友的留言一语中的:PX项目安全问题的实质,不是PX的毒性问题,也不是选址远近问题,而是对中国的项目管理水平的信任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PX项目问题成了当下中国社会一个难解的结。

 

国内炼厂的朋友中不少都觉得现在可能是布局快速发展PX的良机,希望民众正确了解和逐渐接受PX。而在市场周期性低谷的时候,偶尔放下项目Economics视角和竞争追逐,减少上游原料以来,何尝不是避开危机和风险的办法呢。

如果喜欢我们原创的事件和政策解读文章,欢迎在微信平台查找并添加“中国能源观察”或“ICIS_China_L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