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部级干部敢与部门经理互换岗位吗?
-----看陈伟才“正部级干部收入不如部门经理”的呼吁后而产生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有个朋友从台湾回来了,找我们谈去台湾的感慨;他说他亲眼目睹了连胜文竞选台北市长的讲话,说要将自己的公务员收入全部捐献出来。他说这说明什么,说明台湾当官就是回报社会;根本不是通过当官来谋私。然而我们今天当全社会都说公务员有特权之时,竟然还是有脑残之人说公务员的收入低了;竟然公开呼吁要为公务员增加工资,结果连会议上都引来痛骂。我说其实这是一个心态问题,因为付出与收入总是对应的;而现在很多公务员实际是没有付出,然而收入水平却又向社会最高水平看齐;正因为如此,我倒佩服孟学农的实话;“我(工资)也是1万多块钱,一年20万。我觉得政府给我们提供的条件,跟履职的能力已经基本适应了;我们应该更努力地去做工作”。所以孟学农说他不赞成大幅度提高公务员的工资,要依法进行调整;这样老百姓才能接受。
然而在我们这个附和领导的社会,竟然还真的为领导鸣不平的;如在两会上格力的副总裁陈伟才就公开“公务员呼吁”:“正部级干部年薪20多万,还不如一些大企业部门经理;这种薪酬分配很不合理”。难道真的是部长工作不如部门经理吗?不是的,因为我们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所以官的衣食住行全部是公款包了。而私人企业的部门经理有什么是公款包呢?没有。住房需要自己买商品房,出行需要自己乘坐公交车;吃的除了中午的工作餐外全部是自费(有的单位连免费工作餐也没有)。再看我们的部长,你能说出他(她)需要自费的开支吗?恐怕很难。因为他们除在自己单位被公款包了外,到任何地方都有公款补贴费。更重要的是在我们这个公款招待的社会,这些出差有公款补贴费的人竟然同时免费享受接待单位的公款接待;也就是说你部长出差不仅不花自己的钱,还有一笔巨大的额外收入。更为好笑的是,现在全世界为接待中国的官员全部入乡随俗;也就是说没有公款接待的外国竟然现在设立专门资金接待中国官员,因为这投入将能实现巨大的产出。也就是说现在中国官员连出国都不需要花钱了,而出国补贴费照拿不误。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官不拿一分钱也会争先恐后地抢着当;因为‘官本位’实在令全世界羡慕。
如果再说岗位责任制,那真的还是部门经理大;因为我们现在私人企业的部门经理相当明确,这也是我们今天社会只有私人企业的人员流动率特别高。因为岗位目标实现不了,老板不高兴;而老板不高兴,你还能有高薪拿吗?没有高薪而又特别辛苦,你还愿意在这里呆下去吗?正因为如此,是双方的共同意愿造成私人企业的人员流动率特别高。然而再看公务员队伍的流动率,除了被领导淘汰的基本没有流动。就连责任重大的国企或事业单位,竟然同样也是没有流动率。因为这里全部是‘官本位’,享受的等级标准明确;而责任却是‘假、大、空’,你能说这样的岗位有付出吗?也正因为如此,所以领导的秘书与司机也能成为领导,因为我们只要上级领导提拔你;你就是一只小狗,同样也会是一个称职的好领导。如果上级领导要淘汰你,你就是有治国安民的伟才也没有用;因为我们社会的任何官全部不通过公开平等竞争,而是由上级领导随心所欲任命的。也正是因为这个中国特色,所以官场潜规则就是‘让上级领导满意’。谁能得到领导的满意,肯定是与领导有这样或那样关系的;难道领导能满意一个与他(她)对着干的人吗?这也是中国特色的文化,全社会高度一致;对任何领导的评价从来没有任何异议,全部是英明与政绩明显。正是这样的社会文化,才造成中国社会实际问题成堆却永远是赞歌一遍;因为根本没有喊问题的声音。即使有我们这些社会底层的呐喊,但因为没有我们的空间而同样无人知晓。
然而说问题的声音没有,鼓吹领导的声音却总是高扬;如这陈伟才“为公务员呼吁加薪”就引起领导的关注,因为领导喜欢的是“现在一些大企业部门经理年薪都不止20万元,难道部长承担的职责和作出的贡献还不如企业的部门经理”?然而如果部门经理与部长互换,则肯定是部门经理能胜任部长岗位;而部长能胜任部门经理的恐怕就寥寥无几了。别说换多长时间,就是互换一天不适应的只能是部长。这难道就是部长与部门经理的贡献大吗?因为在‘官本位’的主导下,我们社会全民资源的岗位全部是只有权力而没有责任;这就是任何人能胜任的原因,所以一条小狗坐在中国银行行长的位置上照样是赚钱;这就是中国特色,也是全国人民都明白的潜规则。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但事实上并没有做到定期调查比较和调整。如我国现在的企业工资也是两极分化,所以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按照最高标准靠肯定不合理;因为现在我们社会还是低收入的占绝大多数,而高工资的全部是沾全民光的企业;所以公务员按照社会工资操作性不强和也相当不合理。更重要的是物价上涨的社会竟然影响的只是低收入的老百姓,而任何物价上涨都与部长无关;这就是老百姓看到为部长鸣不平而好笑的原因。
我们社会已经步入老年化时代,所以公务员全部实施零工资依然是千军万马竞争它;因为有相当多有退休金的而且身体健康的人愿意为社会作贡献。我就曾经公开表态我不要一分钱而担任科技部长,因为我也想为社会作贡献呀。如果现在公开提倡部长与部门经理互换,我们社会又将是一个什么状况?我估计只有部门经理争先恐后地要当部长,而决不会有一个部长敢去当部门经理。正因为如此,我们还能说部长的收入不如部门经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