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宁陕


 

走进宁陕 

张铭轩

巍巍秦岭,横亘中国。在秦岭的腹地,镶嵌着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宁陕。
宁陕,既年轻而又古老,其名称蕴含着安宁陕西的深厚寓意。说她年轻,是因为宁陕县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即公元1783年。初创之时,是划拨长安、周至、镇安、石泉、洋县等五县边境部分版图而集中设县,实际上是集秦岭精华于一处,距今不过200多年时间。说她古老,是因为建县之前她的历史仍然是悠久的、灿烂的。汉唐时,著名的子午栈道贯通南北,这里曾展现过一幅幅惊心动魄、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曾发生过或悲壮或缠绵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

宁陕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走进宁陕,便走进了秦岭,走进了山的海洋,走进了绿色世界。在宁陕3678平方公里的版图上,群山起伏,数以百千,奇峰秀岭,逶迤绵延,钟灵旒秀,宏伟壮丽,蔚为奇观。

走进宁陕,叠岭层峦,森林密布,茂林修竹,郁郁葱葱,繁花蔓草,一派生机。这里是我国温暖带与北亚热带的天然分界。因而是物种最丰富的地区,是世界许多珍稀物种的唯一或重要栖息地。因此被人们称之为生物多样的天然宝库。普查资料显示,宁陕森林覆盖率为85.6%,植被种类丰富,有种子植物136科,5911178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余种,如红豆杉、银杏、秦岭冷杉等。秦岭深山无闲草,属植物药材的就有975种,驰名的有如秦岭党参、天麻、猪苓、山茱萸等。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生活条件。有鸟类13目,36科,120种,兽类7目,23科,59种。其中被列为四大国宝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朱鹮野外放飞项目已开始实施,朱鹮即将落户宁陕寨沟),均栖息在宁陕的莽莽丛林之中。这些野生动物都是秦岭的精灵,人类的朋友。它们有的飞翔在山间林梢蓝天白云之中,有的奔跑嬉戏于林间崖畔野径绿茵之上。麂啼鹿鸣,誉唱鸟啭,蜂飞蝶舞。如此美丽,如此神奇,走进宁陕便走进了童话般的世界。

宁陕的山间,沟壑纵横,崖奇道险,幽谷秀水,飞瀑流泉,穿山透地,积水成潭。水是自然景观千变万化的精灵,优美秀色以水为灵秀,有山无水便无神韵。秦岭山高水长,宁陕山美水美。淙淙飞泉,汩汩溪水,聚集了丰富的水资源。流域面积在5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120多条。形成了长安河、汶水河、蒲河、池河、旬河五大水系。水能理论蕴藏量42.72万千瓦,居全省之冠。

宁陕的地下,像阿里巴巴的宝库,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种有20多个,矿产地50余处。其中,铁、钼、钒、铅、锌、滑石、大理石等矿,亟具开发价值。秦岭的生态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宁陕人,今天宁陕人民仍靠着这三大资源的给养走向辉煌。

走进宁陕,抬眼见山,举步入林,移步景换,四季更迭,景象万千。春天,万物复苏,柳吐绿珠,桃红李艳,飞花点翠,遍山嫩绿与鹅黄。夏天,山水如碧,林荫蔽天,葱葱茏茏,郁郁苍苍,满眼生机与苍翠。秋天,红枫遍山,层林尽染,黄叶满地,树影斑斓,秋水长天花似金。冬天,山峦如睡,雪盖冰封,雾淞树挂,堆银砌玉,一派北国风光。

刀耕火种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水石相距,利磨确磐,临危抢砀,履尾心寒”的子午道也不复存在。210国道西万公路和正在建设的西汉高速公路贯通宁陕,北连西安,南通安康、汉中,远达蜀渝楚襄。境内公路四通八达,除调整公路和国道外,已修建县、乡、村级公路近1000公里,宁陕与外部的精彩世界已连为一体,已融入周边大中城市的半日经济圈。

如今,旅游特别是生态旅游已成为人们的时尚和追求。秦岭被誉为“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而宁陕凭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特征,则是“中央国家公园”的园中园。县城周边的城隍庙、老姆台、十八丈瀑布、平和梁林海草甸等一批历史人文景点和自然风光景区经过改造和建设,已焕发出新的光彩。上坝河森林公园、上坝河狩猎场、宁陕国际狩猎场、朝阳沟休闲度假风景区、蒿沟山地度假风景区、渔湾太极真图农业观光游览区、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一大批生态旅游景区,有的正在建设之中,有的正在积极筹备。度假休闲、科学考察、康娱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胜地。使之成为“陕西生态旅游重点区域”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走进宁陕你能亲近动物,猎奇探险,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走进宁陕,不得不驻足她的窗口———县城关口。这里,历史上是古子午道重要的关隘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过去,弹丸之地的关口,真有点唐朝诗人岑参诗句“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二家”的况味。宁陕变了,关口也变了。关口象一个妙龄少女,从一个黄毛丫头活脱脱变成一位靓丽佳人。关口的四周群山环抱,奇峰与白云相拥,青山与秀水相隈,房屋依山而建,河水穿城而过。街道虽无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建筑却精巧玲珑,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情趣。长安河东西两岸的街道经过整修宽阔而不整洁,两岸河堤上,色泽洁白造型精美的汉白玉栏杆,如同素雅的飘带随水就势蜿蜒相连,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长安河水没有了昔日的汹涌,却形若处子汩汩流淌、款款而行。县城上下横跨长安河的五道桥梁形态各异,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绿化、美化、亮化,使得小小县城关口成为精致而靓丽的山中园林。置身此地,漫步其间,沐浴着和风丽日,呼吸着散发山地芬芳的清新空气,能不恍若世外桃源心旷神怡!

走近宁陕,走进宁陕父老乡亲之中。74000宁陕儿女像山像秦岭,他们勤劳勇敢,纯朴憨厚,坚韧稳沉,大度雄健。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改造宁陕,建设宁陕。他们或许曾经对山对秦岭有过伤害,然而那只是幼稚时的失误,当理性战胜愚昧以后,更多的是对山对秦岭的敬畏、依恋和呵护。如今,养山护山保护生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使得山更青了,林更茂了,水更秀了,天更蓝了,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更加迅速。宁陕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宁陕人民还将创造出未来的辉煌。

!又岂止是一个美字了得!

 (作者单位:宁陕县政府;潘世东转载于安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