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一根草绳的故事


 文/张从忠

 

       从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开始(这已经是马云第四次创业了),马云已经熟练掌握行为经济学中的“锚定”定律。一捆稻草丢在路边,被农民捡回家就省个“柴火钱”;捆着白菜就是白菜价;云南人拿草绳捆着鸡蛋卖,就是鸡蛋价;捆着阳澄湖大闸蟹卖,就值800元一斤。办舞会、办企业也是这个道理,有名媛和名流参加的舞会叫上流社会;马云提着大包到义乌市场进货,他参加的是义乌商贩的派对;几年后他跟外经贸部合作,他就成了中国最顶级对外贸易盛会的主办方,是部委的人。
      行为经济学中有一条原理叫“锚定”,如果将不值钱黑珍珠与钻石、红宝石、绿宝石一起陈列在巴黎卡地亚的橱窗里,黑珍珠就是名贵的珠宝,此时黑珍珠的定价体系是围绕钻石展开的;如果这串黑珍珠是京东老板刘强东买给奶茶妹妹的,它就成了稀世之宝。与玻璃球摆在一起卖,黑珍珠的定价体系将围绕着玻璃球。所以,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而且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马云选择高盛,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世界知名的投资银行,这对阿里巴巴未来的融资和在媒体上的知名度都有帮助;另一方面,谈判时高盛也表现出了对阿里巴巴的长远信心。马云说:“不光是资本在挑选目标企业,我们也有自己的取舍。对那些不能与公司战略兼容的资金,我们一般不接受,而和聪明人在一起,你不用说什么废话,他就能听懂你的业务模式。”高盛当时的500万美元可谓帮助阿里巴巴度过了创业初期的寒冬。此轮投资人共获得阿里巴巴40%的股权。阿里巴巴获得了其历史上第一笔“天使基金”。就在高盛投资阿里巴巴4个月后,阿里巴巴又拿到了第二笔投资—软银进入阿里巴巴。从软银投资时阿里巴巴的估值来看,在短短的4个月里,高盛的投资就增值了4倍。在1999年10月份之前阿里巴巴中英文网站注册会员分别突破了10000人,会员总数超过20000多人,同年12月底,阿里巴巴会员数就达到8.9万。可见,世界一流投资银行控股公司对马云的投资,使马云娶了世界第一土豪的千金,一夜间就成了大资本的“女婿”。正如马云所说,我们不必参加中超,我们直接参加世界杯。
  
      事后蔡崇信拿高盛公司对员工入职的基本条件跟马云做了对比。第一、有足够的背景的人——指毕业前在投行实习期间就很出类拔萃。这一条马云非常符合,马云在杭州师院就是的的确确的未来领袖人物。第二、超优秀的人——这种天才仅仅是少数。投行的人很重视“出身”的,名校是必须的。马云虽非名校毕业,但他的超级优秀不是体现在为别人打工上,他是一个超级优秀的创业者,他对高盛吸引了足够巨大。第三、努力+运气好的人——很多人属于这个级别,首先你的英文一定要牛,否则不用想了。如果第一点具备了,接下来你要发扬水滴石穿的精神,准备你的考试,面试,通常这一阶段,仍然是你的英文在起很大的作用,还有就是献身投行的激情。这一条不就是为马云这样的人量身定制的吗,马云商务英语堪称杭州第一,而他的努力和运气更是一个传奇?比如,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的故事就能够说明一切!
       看完以下文字你就明白马云和谁在一起办“全球电商舞会”了。
       高盛(Goldman Sachs)为跨国银行控股公司集团,为《财富》杂志评选的美国财富500强企业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高盛的业务涵盖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和财富管理;业务对象为企业、金融机构、(国家)政府及富人。业务按地域分为三大块,即美国、亚太地区和欧洲,在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代表处;包括纽约、芝加哥、法兰克福、伦敦、东京。成立于1869年的高盛集团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最有权势的投资银行。从当年的马夫门面店到今天的华尔街大佬,从一间地下室一个雇员到如今上万亿美元资产的影子操控者,高盛经历了无数次风雨沉浮,走过一个多世纪洒满鲜血的征途,终于登上全球金融的巅峰。从1929年起,世界上任何一次大萧条和对美国之外的国家进行的狙击,高盛都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高科技股到高油价,高盛主导了大萧条后的每一次市场操作。高盛是中国工商银行战略投资的最大股东,现在依然持有中国工商银行133亿股股票。
       中华民族是一个喜欢吃的民族,猪肉就很重要,猪肉就占了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10%。我现在发现,高盛也开始在中国养猪了,它竟然控制了中国的猪,这绝对是不可想象的。它在2004年首先收购了猪肉的下游加工厂雨润集团,2006年又以2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河南双汇下游加工厂。搞定下游之后搞上游,高盛在湖南、福建花了3亿美元收购了几十个养猪场。2009年又开始搞中游的渠道。所以高盛几乎是中国唯一的一家掌控着这么一个庞大产业的上中下三游的公司。你要知道,只要掌控这一条产业链,成本就是最低的。一个产品的价格是怎么决定的呢?通常都是由最低成本者所决定的。所以它不需要控制全中国的猪,只要控制这一条从福建到湖南到江苏到河南的猪肉产业链,通过高效整合,变得非常有效率之后,它就能够掌控全中国的猪肉。也就是说,高盛哪天想让猪肉涨价,中国的老百姓就得买高价猪肉。 
 
       遗憾的是,高盛是最早入驻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行之一,1999年10月高盛偕同富达投资(Fidelity Capital)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Invest AB等向阿里巴巴注资500万美元,给这个创始资金仅50万元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注入了新血,同时也获得阿里巴巴40%的股权。这笔“天使基金”无疑给阿里巴巴带来的好运气,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如马云所希望的那样吸引了风投机构进一步投资。2000年1月,日本软银集团与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向阿里巴巴注资2000万美元,并承诺给予更多资金建立海外版阿里巴巴。但是四年后,此时高盛却选择退出阿里巴巴。据高盛前高管说,高盛一些私募基金合伙人提出对中国互联网公司质疑,到了2003年,高盛私募部门就开始对中国新创公司失去信心,并决定卖出阿里巴巴股份。其实除了高盛,很多高科技投资者都以为这个领域大势已去,很多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经过很长时间也没能成器,当时不可能想到阿里巴巴会变得像现在这么成功。而除了信心不足,高盛选择离场可能与当时马云迟迟不肯上市,而早期风投事先都会为各项投资设立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会超过5年。即使以5年投资期限计算,到2004年底,高盛早期投资阿里巴巴的风险投资项目已经全部到期。从这两个角度讲,其实高盛退出阿里巴巴其实不足为奇,但与一直坐稳大股东之位的软银相比,就又显得目光短浅了。2004年2月17日,软银,、富达投资、Granite Global Ventures和TDF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宣布向阿里巴巴投入82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其中软银投资6000万美元,被公认为阿里巴巴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2010年,高盛投资银行控股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同麦肯锡的高级顾问一同做一个展望,这一展望对阿里巴巴整个产业链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马云从高盛这边得到的不仅仅是资本。高盛认为,未来 10 多年最具经济影响性的技术应该是那些已经取得良好进展的技术。如已经在发达国家普及并在新兴国家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知识工作的自动化,比方说用计算机语音来处理大部分的客户电话;物联网,比方说将传感器嵌入物理实体中用来监控产品在工厂的流动;以及云计算。
      从以上数据中不难发现,高盛因错失阿里巴巴早已后悔,此后高盛也开始积极寻找机会再次与阿里巴巴“复婚”。2013年,高盛集团与其他9家银行向阿里巴巴集团提供80亿美元银团贷款。其中,高盛的份额为5亿美元。而此次高盛与瑞士信贷和摩根士丹利等一起负责阿里巴巴纳斯达克IPO承销,也算跟阿里巴巴再续前缘。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错过成为阿里巴巴大股东的还有马化腾。2013年3月,在参加华夏同学会会议时,马化腾说:“淘宝网刚办起来时,马云跟我谈起过,当时我本有机会去投15%。一是我并不看好,再是我觉得占比太少,要投就占50%,现在我悔都悔死了。”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也是曾经拒绝了马云的投资人之一,冯仑当时更加看好马云彼时的竞争对手eBay易趣,因为当时易趣强、阿里弱,冯仑之后也大呼:我看走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