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腐必反’还是‘树倒捉猴’?


 是‘有腐必反’还是‘树倒捉猴’?

------一位曾因腐败而刑满释放人员对我解释当年腐败现象的疑惑!

汪华斌

昨天在酒桌上坐我身边的是一位老人,我就与他聊天说现在的反腐败;他竟然只是听而不发言,这刚好是我从来没有遇到的现象。因为我这人的性格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听别人的意见,所以也就不断以发问的形式来谈论当今社会的反腐败。最后这位老人只好开口说自己就是因为腐败而坐牢的,虽然只有几年但却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从来不在任何场合谈论反腐败。他说自己当时进去也不理解,因为比自己更加腐败的人比比皆是;但为何却只有自己被打倒了呢?他说他从牢里出来后才知道,原来腐败分子绝大多数都与后台倒有关;因为当年与他闹矛盾的领导比他更腐败,但人家的后台正当红;而他的后台却被定为了腐败分子,因而几件小腐败也成就了他这腐败分子。

由于我从来没有投靠过任何上级领导,所以我还真的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理;但当年武钢两个腐败分子的案例却还是一直令我思考。一个是销售部副部长,受贿几十万而被检察院查处;可这人就是嘴硬,所有的腐败全部是一人的独自行为。后来被判刑几年,刑满释放时公司安排领导开车去迎接;并直接安排到外地一个分公司当总经理。另一个腐败分子是个原料管理员,几千美元的受贿案竟然直接交代到各级领导头上;结果有的上级领导自杀,有的上级领导判刑。最后这位原料管理员因为有功而免于刑事处罚,但武钢却开除其公职;而武钢刑满释放的都没有开除公职,但这位免于刑事责任的人却被开除了。

我们现在的反腐风暴的确强劲,而且还很持续;然而正因为如此,却使我们看到了‘拔出罗卜带出泥’;因为现在的腐败分子绝大多数呈现两种规律:一种是后台倒了后,下面出现了很多小腐败分子;另一种是很多小腐败分子暴露,最后牵连出大腐败分子。也就是说今天的腐败分子再也没有单打独斗的了,任何公开的腐败案件都有关系网。就如同这两年我们社会经历过几次腐败分子的“强震”,结果是关系网上的一批腐败分子共同被查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背后靠山倒台后的腐败之人惶惶也是必然;因此事实不得不叫人猜想。

是啊!无论是决心还是行动,中国当前的高压反腐的确具有高度的震慑性;因为反腐败的速度和力度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正是这速度和力度,却总能体现出一些规律;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后台倒后,总是有不少腐败分子会被发现;而如果某一地方的领导人正能量,而其下属也就很少有腐败分子被发现;更不会有这领导的心腹成为腐败分子。正是这种树倒而捉猴的反腐行动,实在叫人在心理层面会产生忧虑;虽然腐败分子的上级领导下属的确容易产生众多腐败分子,但清正廉洁的领导下面就真的没有腐败了吗?

我们知道中央对腐败“一反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就是建立在发现一个就查处一个、有多少就查处多少的“零容忍”之上;同时还建立在退休后也不等于“平安着陆”的腐败追究机制。此外还打破纪委“不会查自家人”的人情世故观念,因而反腐根本不会“适可而止”也应该是中国特色。然而这些反腐在速度、力度、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自然会让有问题的人惶惶不可终日。但我们发现对队伍稳定和人心稳定的核心还是上级领导,上级领导的配合就能使反腐产生持续震慑;上级领导的不配合,最后达到的还是这上级领导为中心的权力有序运行;而并不是真正的清明和良性的从政环境和政治生态。

的确任何地方的腐败多发与高发,基本上与上级领导不良的为官文化和从政环境有关;所以对贪腐问题的深度清理,是从政环境和政治生态的不断改善;如果上级领导从来没有收受任何红包,这上级领导的下属也不敢溜须拍马与权钱交易;因为腐败分子也是有从众心理,在一个清正廉洁的环境里也是畏惧腐败的;只有上级领导的默认,下属才能肆无忌惮的腐败;因为上级领导是后台,这就是中国社会的官场原则。因为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任何官全部都是有自己的当官通道,所以围绕自己的后台转也是中国特色;正因为如此,一些后台倒了的腐败分子才会惶惶;而后台没有倒的腐败分子根本不惧怕纪委,因为上级纪委也是在上级领导的直接领导之下。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反腐败力度大的是中纪委;而我们的各级纪委还是围绕在各级领导身边,这也是我们那些后台倒了的人害怕被追究责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