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哪些营销领域变化值得期待?


   2014105日晚,在由金投赏创办人贺欣浩发起的金投赏跨界创意领袖群中,继续了上一周关于2015年趋势的研讨。而本次邀请到的嘉宾分别代表了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和垂直财经领域的视角,专业细分的电视媒体的视角和数字营销公司的视角。这三位嘉宾分别是:

FT中文网总裁张延女士

FT中文网,英国《金融时报》旗下唯一的中文商业财经网站

湖南金鹰卡通频道总监雷瑛

湖南金鹰卡通频道,中国第一卡通卫视,也是湖南卫视的兄弟频道

华扬联众CEO苏同

华扬联众,中国领先的数字媒体全案服务代理公司

三位嘉宾分别就各自所在的领域,针对2015年进行了深度的角度和剖析,对于很多品牌企业而言,这些分析或许能够对2015年的营销规划产生重要的借鉴 

中高端消费市场可预期:出境游、海外投资理财值得关注

FT中文网作为来自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的唯一的非英语网站,覆盖的受众都是中国关注全球商业财经资讯、分析与评论的中国商业菁英和企业决策者,这部分人群对于很多品牌而言都具有重要的营销价值。FT中文网总裁张延女士表示,面对2015年的市场,金融、海外投资、高端旅游服务,都将是中国的高端消费人群比较关注的领域.

FT中文网正在开展一项针对读者的调研,并会在2014年的金投赏国际创意节上发布这个针对消费者细分行业消费需求的报告。张延女士指出,虽然报告结论还没有出台,但是,从FT中文网的观察来看,中国的中高端人群对于海外旅游,商务出行,酒店品牌,航空公司的选择,对品牌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而结合各个品牌的推广来看,而消费者对这些领域的品牌的认知度,与这些品牌在不同地区的宣传力度有着紧密的关系,而消费者的对于更多的附加服务的需求会更加强烈,这部分值得中高端领域的品牌重视。

张延女士的观点,也正好诠释了还没有完全落下帷幕的今年十一黄金周出境游火爆的现象,黄金周前夕调查几大旅行社显示,国庆期间出境游预订有60%以上的增长,而中国旅行服务网站携程网统计认为,2014年国庆长假出境游将占中国全年出境游市场20%左右,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将接待4.8亿人次,同比增长13%

这些正是中国高端人群的消费需求驱动的市场,而张延女士的研究发现,不仅仅海外旅游,中高端人群在投资上也倾向于多元化,海外理财投资的意愿也较为强烈

随着中国中高端消费人群数量的提高,消费者拓展环球视野的意愿强烈,相信在2015年,出境旅行、境外理财投资、海外教育等等都将迸发出巨大的需求。

亲子市场将持续火爆:从小手拉大手变成大手拉小手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12季的热播,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亲子浪潮,而其他的卫视台也不甘示弱,纷纷上线自己的亲子节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大卫视总共有36档亲子节目在播,比如央视的《宝宝来了》、北京卫视《妈妈听我说》、深圳卫视的《辣妈学院》、浙江卫视的《人生第一次》等都是在近期密集上线的。包括央视1套《我爱妈妈》、天津卫视《宝贝你好》等10几挡亲子类节目也将在4季度上线。

在湖南金鹰卡通频道总监雷瑛看来,二胎政策的启动,80后父母亲的崛起,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家庭生活的角度有新的观念,加上《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带动,亲子市场开始引爆了,而过去的亲子市场,焦点主要还是在母婴,但是,《爸爸去哪儿》带动了家庭的亲子市场,整个亲子市场也从小手拉大手,完全变成了大手拉小手,很多父母亲都认为,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是人生奇妙和精彩的经历,父母的主动消费,加速了这个市场革命性的变化。

而卫视亲子节目的热潮,带动了庞大的亲子消费市场,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年均诞生2100万名新生儿,而中国新生代母婴群体人均年消费为500018000元,到2015年,中国母婴市场总量将达到2万亿元。雷瑛认为,社会角度的亲子热,让亲子内容也成为广告产品进入到家庭生活视野不错的营销平台。

那么,金鹰卡通频道又如何结合广告主的需求去挖掘这部分的营销潜力呢?雷瑛表示,金鹰卡通与湖南卫视采取了双星联动的策略,即湖南卫视好的亲子节目,金鹰卡通有唯一重播的权利,而金鹰卡通频道好的亲子节目,则也会在湖南卫视播出,双星联动为金鹰卡通带来了协同效应,例如,金鹰卡通卫视明星亲子益智闯关节目《疯狂的麦咭》自开播以来收视成绩亮眼,就采取了与湖南卫视两台同播的模式,不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明星家庭参加,更是掀起了少见的双平台播出收视抢眼,而即将播出的真人秀项目《一年级》也值得期待。

雷瑛认为,金鹰卡通频道的发展也得益于综艺真人秀的发展,但是,金鹰卡通频道的自制节目则结合自身优势,加入了动漫的色彩,例如推出动漫脱口秀,将动漫时尚化和明星化,拓展了亲子收视的市场。

而对于当前卫视收视率较高的节目采取自身全媒体平台独播而不是让视频网站播出的模式,雷瑛认为,结合金鹰卡通的经验来看,好的收视内容最容易拉动全媒体的市场,因此,卫视独播的市场,不简单把自己看成一个电视台,而是综合新媒体力量的综合应用,例如,由金鹰卡通卫视打造的大型儿童歌唱类节目《中国新声代》,节目视频的点击总量超过了5亿次,也就意味着,围绕亲子节目的全媒体联动的营销也值得2015年品牌的关注和投入。

数字营销继续增长,移动端迅猛,内容要动起来!

在上一次的2015趋势研讨中,有嘉宾谈到2015年互联网广告市场增长率为40%,这一点,华扬联众CEO苏同也表示出一致的看法,他谈到,当前来看,品牌主对于数字的预算成规模在成长,一部分来自PC端,一部分来自移动端,而移动端的成长超出想象,苏同还结合华扬联众服务的品牌数字营销的趋势做了详细的解读。

——数字媒体承担的任务和角色会越来越多。

苏同认为,很多品牌从电视和平面的广告预算都在缩减,而愿意放到数字媒体上,这背后,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人群的继续增长,而是企业发现靠传统硬性广告和贴片的传播力量已经变得薄弱,而更多的广告主愿意把自己的产品和品牌,与内容之间产生互动,这在传统的领域里,比如,平面媒体上要做到已经很难,电视上也仅仅限于植入,因此,未来,信息流广告、互动广告、原生广告的空间很大,并且,这些数字平台上的广告完全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来进行 

同时,苏同表示,很多品牌已经把原来在传统领域里的任务推到数字媒体,带动销售、发展用户、CRM的维护等等,课题越来越多,这预示着数字媒体的空间会越大。例如,以汽车行业为代表,无论是新车、二手车还是汽车的售后服务,大量的汽车厂商在数字上投入越来越高,包括对于客户关系的管理都有很多期待。

——数字时代,需要把广告变成内容,让内容动起来。

针对这两年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吸引了大量品牌重金投入的现象,苏同指出,同样的节目,在互联网上的播放量也很高,因为很多用户希望选择自由的时间来收看,而对于很多客户而言,上亿的预算做植入营销,只能是背景板、角标、口播,很难带来内容的延伸,尤其在快速消费品领域,很多快消品牌的电视预算都很高,但是,单纯靠一条15秒广告投一年已经很难影响80后、85后和90后群体,因为这些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频次更短,一个故事不能讲半年以上,而更多人愿意在网上做内容的互动,因此,未来的营销趋势是,在数字平台上创造内容、将广告片变成故事和节目,再搭载品牌和产品,让年轻消费者体验和参与到产品中,才能让传播变得更有价值。而社会化媒体为内容也在承载传播和监测效果,例如,硬性广告很难评判其效果,但是,而社交媒体就成为消费者评判的原则,两三个产品选择不定的时候,最终消费的判断依托于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也在与内容串联。 

那么,到底品牌愿意花多少预算在内容上呢,苏同表示,目前还很难估计,但是,拍一个好的TVC要百万级,几百万、上千万的都有,然而,互联网可以做的小而精,投入产出比是可衡量的,一条互联网视频只需要一周时间,大大压缩了内容运营周期,而内容的发布频次变多,传播量就会变得可预期。

而华扬联众将在2014年金投赏国际创意节期间,与心花怒放的导演宁浩一起奉献如何让内容动起来的专场,而别克GL8在这部电影中,不是简单的植入,而是将车变成了主线,从另外的角度诠释车的品牌价值,再次预示,让内容在数字时代动起来是营销需要去关注的。

——移动互联网的营销价值更重要在于用户洞察和数据挖掘。

2014年,移动互联网成为品牌关注的重点,FT中文网总裁张延女士表示,FT中文网40%流量来自移动端APP,因此,移动端广告和营销将会成为2015年品牌高度关注的对象。

金投赏创办人贺欣浩表示,移动端的信息流广告2014年发展非常快,有的移动客户端广告收入已经超过2个亿,有的平台每个月在1000万以上。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移动营销平台更有价值,更值得关注?

苏同认为,信息流广告价值在于对于消费者的理解,移动的信息流对人的捕捉更清晰,效果更好,因此,无论是新闻客户端,还是社会化媒体的移动平台,要逐渐把人群画像和数据作为营销的重点,因此,单纯的客户端下载量、月活跃用户、周活跃用户等等仅仅是营销的基础,重要的是对数据能不能有深层次的挖掘,消费者的维度越多,价值越高,而多层次的消费人群标签的描述,就会带来更加细分的价值,可统一可协调价值就更高,移动端可以了解到用户看过什么新闻,平时喜欢什么上购物,对整个行为的了解比较深刻,对消费者的接触点,信息流后台数据的深层次挖掘,按照人、时间、地点销售,对整个市场推动会更大。

从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的观点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垂直化领域的价值值得关注。例如中高端消费人群的消费变化,亲子市场的爆发。

——数字营销将会继续增长,并且会承担更多的营销角色,作为品牌需要思考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和路径来实现这些角色。社交媒体、客户关系管理、数字媒体与电视媒体的协同等等都有创新的可挖掘空间。 

——移动营销发展会更迅猛,但是,精细化程度提升,移动端更看重对于人背后的行为的洞察和精准行为数据的价值。 

——互联网的多样化和及时性,让品牌内容的价值可以进一步放大,简单的TVC、贴片等等已经远远不够,让内容流动起来才能产生更大传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