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日记(二):班委竞选会
习明明
对于本科生而言,竞选班委可能是大学四年比较重要的活动之一。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我特意为此次竞选增加了点难度,要求他们至少用英文做开场白,并鼓励全英文演讲。刚开始,有些同学觉得我可能是在故意刁难。例如,有同学随即提出需要讲桌放演讲稿的要求,但被我拒绝了。因为我觉得桌子可能会让他们产生依赖性,他们可能会不自觉地用桌子来遮盖自己颤抖的双腿并支撑身体,不利于他们克服弱点并改进自己,也背离了我要求他们用英文演讲的初衷。
仔细想想,其实这个要求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可以事前准备讲稿,只要稍微肯用点心思,都容易做到。其难度,可能还不如英语课上即兴回答老师的一个问题。事实也证明如此,除少部分没有认真准备的同学外,大家的英文都讲得不错。其中,朱樊同学还是即兴发挥的,但遗憾的是运气差了些。因为安邦提出的班级Big Family概念,深深地打动了大家。同学们都来自五湖四海,异地求学难免不会感觉有些孤单,无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安邦此时提出"家"的概念,则正好触动了同学们的思乡情绪,高票当选为班长即在情理之中。然而朱樊同学提出的快乐观念也是不错的,这也是我前些年所提出的大学生活最需要的元素之一。
安邦本无意竞选班长,他是冲着团支书的位置来的。但财大男多女少、阴盛阳衰,我总感觉男生当班长能给班里多些阳刚之气,有利于大家将来和谐相处。因此,我建议他竞选班长。这并非迷信,而是遵循自然平衡的原理。我毕竟是学经济学的,喜欢均衡状态。更何况对安邦而言也是好事,朱熹雯同学在女生中的呼声很高,与她竞选团支书,并无胜算。
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着意种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来大家接触到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选择、运气和能力一样重要。这次班委竞选,很多优秀的同学都去竞选班长支书,最后不可避免地"撞车"了。而很多职位只有一个人报名,不用投票就可直接当选。当然,我不是说竞选其他职位的同学不优秀,相反他们都很聪明。考研、出国留学和找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并不是成绩最优秀的同学就一定更能考研成功或拿到国外的offer。这要看你如何定位自己,如何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安排。
除此之外,在这次班委竞选过程中,同学们还暴露出三个常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过于紧张。开学不久,同学们彼此还不熟,在这种情况下演讲,紧张在所难免。其实,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才能的施展。但是有部分同学还不能很好地驾驭这种紧张的情绪,以致于影响演讲水平的发挥。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克服紧张,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做到匀速呼吸。避免因过度紧张导致呼吸急促和供氧不足,导致身体发抖和语言表达能力失控。第二个问题是演讲的焦点过去重于未来。过去的经历显然是现在竞选的一种资历,但须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重点应该放在未来,即在担任该职位之后应该怎么做。例如,安邦在这个方面就做的很好,他抛出了一个关于“家”的班级观念和目标。第三个问题则是演讲的方式还不够幽默。没有人愿意听别人唠唠叨叨讲个不停,演讲者应该通过语言、行为、表情等各种方式吸引听众的注意,只要大家能够心甘情愿地认真听完你讲的内容就算成功,而不是碍于同学的面子。
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在我看来,此次班委竞选会仍然是高质量地完成了。我对大家的表现很满意,对新当选的班委也很满意。竞选没成功的同学可能是准备不足,也可能是运气差些,但都不要气馁,愿与大家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