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7月PMI释放经济增长难乐观信号


谢逸枫:7月PMI释放经济增长难乐观信号
 
   导读:8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2013年7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自2012年10月以来,该指数始终围绕50.5%上下小幅波动,连续10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运行总体平稳。2013年8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3%,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汇丰也于8月1日公布汇丰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7月汇丰PMI为47.7,低于上月48.2,显示制造业运行连续第三个月放缓。截至8月1日上午10点30分,沪指报2023.51点,涨幅1.49%;深成指报7939.14点,涨幅2.24%;创业板指报1171.79点,涨幅3.33%。
 
   2013年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该数据超过50分位,明显好于此前汇丰的数据,显示大型企业比小型企业经营状态更好,对市场是一剂刺激。从企业规模看,7月大型企业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9.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9.4%,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7月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4升1降。生产指数为52.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6%,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此外,7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5.5个百分点,重新升至临界点以上。7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6.4%,比上月上升2.3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下降走势。
 
 
   中国著名房地产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PMI数据好于市场预期,呈现中国经济趋稳态势已经明确,跟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温和经济刺激计划的稳增长微调政策具有直接关系。政策微调预调让大型企业PMI回升较,成为经济刺激计划最直接受益者,而财政与金融及税收优惠政策为小微企业松绑,提升了小企业的经济活力,让小企业PMI回升快。说明一系列政策具有很强针对性,能够将稳增长、调结构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毫无疑问,为今年下半年经济平稳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与完成全难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著名房地产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总体上来看,经济形势仍显低迷,需要更清晰与细化的政策来提振市场的信心。7月PMI微升,但内需与外需皆疲软,制造业增长放缓,表明中国经济难乐观,尚未走出低谷。由于PMI一直处徘徊不稳定周期,不排除政府出新政稳增长,提振市场的信心。只有让市场看到更明确地方向,企业才能提升信心,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投向实体经济。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微调措施,包括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 增加包括保障房、铁路、节能环保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领域的支出。这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将增强市场信心,减少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
 
   中国著名房地产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指出:“汇丰数据和官方数据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原因在于汇丰的样本里中小企业更多,而统计局的数据大型企业更多。由于稳增长措施的陆续出台,给采购和经营增加了一些信心。由于经济还处在相对较弱的增长势头中,所以零点几个百分点还不能反映经济的回升,说明中国经济实质上并未真正企稳。中国人民银行的逆回购操作与房地产再融资开闸将来临,显然是政府主动释放市场流动性,表明新一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开始升温。
 
   2013年8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3%,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汇丰也于8月1日公布汇丰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7月汇丰PMI为47.7,低于上月48.2,显示制造业运行连续第三个月放缓从结构上看,大型企业运行总体平稳为制造业PMI温和回升奠定了基础。7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从影响因素看,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举措和政策增加了企业发展信心。如取消和下放部分行政审批权限,激发了民间经济活力;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快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改善了投资相关行业的信心;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减轻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扩大信息消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等措施,改善了企业运行环境和发展预期。

   北京时间8月1日,据Zerohedge报道,紧随日本令人失望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之后,澳大利亚最新公布的PMI指数更加令关注者沮丧。澳大利亚7月制造业PMI指数出现大幅下跌,由6月份的49.6下滑至42.0,看起来非常糟糕。具体来讲,生产类分指数大幅下挫至37.7,比6月份下跌了12.5;就业类分指数下跌4.2至42.7;投入价格指数暴涨至70.9,上涨14.5;薪酬指数暴涨14.9至68.7。此外,新订单数量全面下滑至萎缩阶段。7月31日,市场调查机构Markit发布数据显示,日本7月份制造业PMI指数降至50.7,为2012年7月份以来首次下降,这表明日本制造业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主要原因由于工业产出量和新出口订单量增长放缓。在全球经济复苏中一直充当“领头羊”角色的韩国,也出现PMI指数下滑。

   汇丰控股与Markit今日联合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出口订单减少所累,韩国7月制造业活动萎缩速度为10个月来最快,表明韩国经济面临的阻力呈现上行轨迹。统计数据显示,韩国7月汇丰制造业PMI指数为47.2,低于6月的49.4,为2012年9月以来所触及的最低值,并且为连续两个月降至荣枯分水岭50以下。相比之下,中国官方PMI指数的表现令关注者颇感欣慰。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0.3,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就在该数据公布前,还有分析人士担心,受国内经济增长进一步放慢所累,即将公布的PMI指数或将显示中国企业活动出现10个月来首次萎缩。

   今日发布的7月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初值下滑至47.7,并创下11个月低位,而就业分项降至金融危机来低点,显示就业形势压力上行。可以看出,汇丰数据和官方数据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众所周知,中国人民银行的逆回购操作,令市场对该国量化宽松的希望升温。在经历了6月份的信贷紧缩风暴后,7月临近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释放流动性,7月30日,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7天期170亿元逆回购操作,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时隔5个多月后的首次逆回购操作。上次进行逆回购操作是在2月7日,公开市场进行了41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持平于3.45%。

 

   国家发改委表示:下半年将推出一批重点改革举措。一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出台经修订的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最大限度地取消和下放核准权限;二要继续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督促地方、部门推出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的重大项目;三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大力发展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四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公用事业等领域;五要建立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

   国务院表示: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六大重点任务。一是加强市政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完善城镇供水设施,提升城市防涝能力。二是加强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末,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90%左右。三是加强燃气、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到2015年,完成8万公里城镇燃气和近10万公里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任务。四是加强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增强城市路网的衔接连通和可达性、便捷度。加快在全国设市城市建设步行、自行车“绿道”。做好城市桥梁安全检测和加固改造,确保通行安全。五是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推进电网智能化。六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绿地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功能。

   数据显示,7月份反映企业信心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6.4%,比上月上升2.3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下降走势。调查还显示,有24.3%的企业认为未来3个月内生产经营活动整体水平上升,比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只有11.5%的企业认为经营水平下降,比上月回落3.5个百分点。国家采取的上述发展改革措施不仅改善了大企业的预期,小型企业信心也有所增强。7月份小型企业PMI为49.4%,连续2个月回升,表明我国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初显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小型企业PMI位于临界点以下,仍面临着资金紧张、劳动力成本增长过快、技术落后等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继续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