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市的“城管打人事件”,到湖南临武县“城管执法致瓜农死亡事件”连续两起事件,把最近的网络炒的沸沸扬扬,把我们对于城管执法的形象再一次推到了“边缘”,我们暂且不去议论其死亡的死因以及执法的问题,但是两起事件偶然的接连发生不得不让我们对于我们行政执法,对于我们政府公信力来了一次挑战,当然事件的平息都是政府出来处置相关人员,进行巨额的赔偿,但是“89.7万”能够挽回什么值得商榷!暴露的问题和我们需要解决的在这种新的社会管理形势中,我们不得不引起思考!
政府形象在很大一部分就是在于行政公权力的体现,这种体现的主体是谁,素质怎么样,怎样去约束和管理执行这种公权力,这个相当重要,两次事件所暴露的执法素质和职业规范是我们不能接受的。不管他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工,不管是紧急处置还是归避责任,在群众的眼里的印象和评价都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够用程序和法律说明的问题都是一场规则的揭露,都是在不断的暴露我们的工作不足,都是在一次次的拿我们的政府信誉度在买单,这个买单是要贬值的。首先,暴露的就是我们的管理问题,管理的结构和职能滞后,引发我们的执法不严,执法丑陋这些不是一天的功夫,为什么我们总是起火了才去解决,为什么我们总是以处置和高额赔偿紧急结束这个事情,这个不是我们的结果,这个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行政成本与行政效率上这才是我们考核的重点,转变的关键。其次,暴露的就是除了怎么管理以外管理为了谁的问题,这个我们经常谈,服务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理念,我觉得用企业的服务精神蛮好,纳税人就是我们的股东,就是要为这些群众纳税人做好服务,而不是命令式的管理,现在的结构已经在转变了,如果不转变服务的理念就会被民众淘汰,城管执法除了硬性的赶、拆、抓还有没有其他更加体现我们管理的新理念的服务手段,这是我们的一种突破那就是意识的突破,政府的职能本身就是公共服务,这个搞不好天天去抓市场、抓项目、抓收入这些不是政府干的事情,我们的改革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凡是政府管的都要亏,都要是死,凡是按照市场需求和规律的行业和商业行为都要赚,已经说明了一个城市建设,把城管管好,把城市的管理服务做好已经相当的不错了。
我们现在不断的在讲改革,不断的在提创新政府职能,我觉得改不改改的怎么样,还是要群众说了算,普通群众他们在生产、生活的一线,有没有变化服务的质量好不好,他们最有发言权。至于我们的各种活动启动,各种项目,各种会议召开老百姓他们不关注这些他们也不懂的这些,所以我们所有的工作一定要贴近民生实际,贴近群众生活,贴近他们我们才会有基础、有根基。这样开展工作我们即节约了很多的成本,少走很多的弯路,少了很多的折腾。又能够看到实效,能够得到民心,经济数据和指标已经不是我们考核的重点了,重点还是在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的转变,自然环境质量的转变,精神生活和物资水平的转变。现在搞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教育活动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确实要思考这些工作了。第一个就是要提高和规范我们的行政履职的水平,为什么讲现在的官员是一个高危行业,确实由于管理素质和管理制度的滞后一出问题就要掉饭碗,也说明了我们的行政主体的素质和水平必须提高,综合素质水平是关键,不管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工,在职能水平上必须严格把关,主体不行问题不断。第二个就是要完善我们法律制度,规范的主体行为必须要有制度的约束和保障,按程序办事,依法履职避免我们少出问题,即使出了问题我们也有法可依,有说服力有可行性,不怕刁民不怕难事。最后就是我们现在的网络舆情的局面控制,防止一些不法份子借机炒作,使我们的工作很被动,现在网络发达一不小心就臭名昭著了,把握舆情引导的方面,变被动为主导,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打击一些不法行为,这两次事件在网络的爆炸式传播,使得我们处置事件很被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这样的事情不知道还会不会发生,但是希望我们的处置方法和今后的工作有所转变,同时也期待我们在今后的社会管理中不管是管理的素质还是管理的手段都要有所提高,得民心者安天下!
从“瓜农之死”看文明执法的紧迫性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