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顺应


 

潜心,用心专一且深沉,是谓潜心。往往出现于对运转的探究,以及对存在的研探,孜孜不倦是它的外在观像。潜心修学、潜心工作、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都是潜心的观像。

·扬雄 《法言·问神》:敢问潜心於圣。《三国志·蜀志·向郎传》: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想尔时与坡公同学,潜心稽考,老大著述大成。今人茅盾在《雨天杂写之二》中也有:佛教虽盛极一时,真能潜心内典的和尚却有许多不自由。

    顺应,顺从并适应,是谓顺应。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都经常会用到这一词语。《朱子语类》卷七四:“‘物来顺应者,简也。·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兄弟和家之肥》:汤武之革命,虽曰顺应,实起争端。今人鲁迅在 《彷徨·高老夫子》中也用到:兄弟以为振兴女学是顺应世界的潮流。

生物学上用到顺应,是指当环境发生改变时或当生物迁入新环境时,生物对现有环境条件的生理适应过程;社会学上用到顺应,是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心理学上用到顺应,是指认知发展论中的一种过程: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格式会适当改变以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

用心专一地投入对自己生活的顺应是这一篇《潜心顺应》的主旨。现代人一般有几种主要的生活:家庭生活、学习生活和工作生活。不管那一种生活,都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人,顺应首先就需要做好人际关系的调适,避免、减少或消除与他人的冲突,尽可能地和谐、融洽地共同生活。用心专一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不难发现,适时适地恰当改变自己的思想、态度和习惯,用以适应共同生活的人是潜心顺应的第一课题,第二课题则是与环境关系的调适。

作为浦东重残院的工作人员,为了让我们这个重残院更加美丽,我们就该让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非常幸福,做好一名在美丽寄养院中的幸福工作人员。我们经常面对着一批重度残疾人,他们的思想、态度和习惯和我们平时的思想、态度和习惯常常是大相径庭的,我们会感到这些都是我们接受到的新刺激作用,为了顺应,我们原有的格式必须适当改变以适应这些新的外部刺激。

认定新刺激的合理性,欢迎新刺激的作用,在顺应新刺激的同时恰当地让工作对象也做出适度的顺应,这是在我们这一工作环境中潜心顺应的三项重大顺应工程。

重残人的许多动态存在,我们要认真地做好认定,认定其合理性,认定其必然性,我们要从病理角度,人文角度,社会角度去研探,去认定;在潜心研探之后,会很自然地出现对这些原来不可思议的动态产生了深切的感情,萌发了适度改变这些动态的研究动力和执行动力;我们在顺应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对我们工作对象所做出的顺应努力都是了不起的世界级的作为,在人类延绵历史上都会留下灿烂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