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信用卡藏身于市井的金融潜规则深得民心,却大大的违背了监管层贷款严格控制流向的初衷,一笔笔数十万的资金用做何处不得而知,留下的仅是银行高高增长的业绩数字与可能发生的逾期黑洞(4月24日 中国经济网)。
银行贷款慢且手续复杂,用途要求严格,比如:第三套住房就不能贷款;小贷公司月息4%又高的离谱,很难承受如此“高利贷”。怎么办呢?绝顶聪明的“投资公司”给贷款需求者想出了“办法”:办理银行大额信用卡,一次性可以透支50万元,并且可以办理多张大额信用卡。手续也异常简单,只要提供房产证明,其他手续一律由投资公司给你代为“办理”。而投资公司也不是白付出的,是要收取授信额度5%的手续费的,比如:50万元透支额度,要收取2.5万元。
对于商业银行、投资公司和办理大额信用卡者是三赢结果:商业银行获得了大额信用卡透支逾期的高息罚息收入,一般为日万分之五,即:月息千分之十五、年息百分之十八,大大高于一般性银行贷款收入。投资公司获得了5%的手续费收入。办理大额信用卡者获得了远远低于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借贷资金使用成本。
但是,却预埋了大额信用卡透支资金风险。突破了大额信用卡办理条件和规定。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发卡银行应当对信用卡申请人开展资信调查,充分核实并完整记录申请人有效身份、财务状况、消费和信贷记录等信息,并确认申请人拥有固定工作、稳定的收入来源或可靠的还款保障。但是,投资公司只要求提供房产证明,并承诺可以办理多张大额信用卡,“一房多抵”将造成巨大信贷资金隐患。如果多张透支大大超过房产市值,最终透支者难以归还透支款项,给银行带来资金风险。几年来,非大额信用卡问题不断,就是多银行乱办信用卡的恶果。这种现象蔓延到大额信用卡上风险将会更大。
逃避了住房贷款政策规定,使得住房投机者有空子可钻、有机可乘。目前,城市第三套住房贷款已经停止办理,但却可以利用大额信用卡一次性透支50万元来用来购房,如果办理两张大额信用卡就是100万元。不但规避了银行在发放各类贷款时,都要求借款人提供用途证明或作出用途声明的规定,而且助长了住房投机投资性需求,逃避了房地产调控的差异化信贷政策。
本来大额信用卡是为有资金实力、高收入阶层、大额消费频繁、还款有保障的人士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结果却被用来逃避监管、乱发乱办的工具。乱象如此滋生,风险正在酿造。不排除“投资公司”与商业银行内外联手勾结,黑幕操纵乱办大额信用卡的情况,目的在于共同谋取违法利益。
银行业监管机构应该及时摸清大额信用卡的乱象,出重拳予以打击整顿,特别要斩断其中的非法牟利黑手,切实防止银行信贷资金风险。同时,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引导商业银行适应融资多元化需求,推出一些服务于个人、小微企业的灵活快捷的信贷产品。否则,在社会融资成本特别是民间借贷融资高达年息百分之三四十情况下,类似大额信用卡乱象还会侵蚀商业银行。
大额信用卡乱象滋生风险
评论
编辑推荐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