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听见


 

   尽管亲身经历过辽宁海城地震、四川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但三次身处的并不是真正的地震中心,除了对地震有了非常真实的体验以外,对震中地区的情况除了个别进入灾区网民的只言片语的描述,还是需要通过媒体的全方位报道才能了解灾区真实的景况。

 

   

海城地震,中国还是一个没有普及网络的时代,让我感受最深的只是通过报纸和大人的口中得知,地震垮塌了很多房子,压死、压伤很多人,而后有了很多空投的食品分发灾民,加之还处于孩童时代,好像地震的发生对我们的影响并不那么真实而直接的存在,除了住进了地震棚,反而是有了很多平时难得吃到的食品而开心;汶川地震,让我对地震灾区有了更直接的认识-----除了经历了那一刻的恐怖一震,成都地区还算非常安全。此后,各种猜测和想像随之而来,好在现在的网络和各种媒介非常发达,通过电视和网络我们很快就知道在四川的汶川发生了强烈的8级地震,然后就是通过电视和网络不断传递出来的灾难场景和救援的队伍就真实的展现在了公众的面前。汶川这场极重的自然灾害,在救援条件极为恶劣的情况下,能及时得到救援和全国人民空前的救灾热情乃至世界的关注与支援都和媒体的真实报道密不可分。通过媒体的镜头和文字我们看见和听见了朴实的汶川等灾区群众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我们看见和听见了救援的军队不惜一切代价救助灾区群众的牺牲精神;我们看见和听见了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通过各种形式捐款捐物支持灾区重建的大爱精神,所有这一切,得益于灾难发生后媒体神速的反映速度以及在灾难面前承担起来的社会责任,否则,我们将无法看见、听见灾区最真实的情况,受灾的将无法得到救助,救灾的也因盲目的原因失去目标。

 

 

雅安的再次强震,再次考验了社会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的应变能力。有了汶川地震的救援经验,我们的军队和政府救援反应的更快,我们的志愿者更加有序,我们的媒体报道有了更多的理性和不同的视角,于是,有了成都电视台记者全景式的灾区连续报道,通过他的镜头和简练、真实的现场描述让我们仿佛亲身经历一样的能“看见、听见”灾区最真实的声音和最真实的状况,满足了人们对灾区的极大关注。在灾区,灾难带来的后果没有任何的差异,但各个媒体的视角不同,但我们却在众多的媒体人当中感受到了成都电视台记者蒋林与众不同的视角和及时、准确的一线报道,我不想过分去美誉记者蒋林,但他的报道却可以让人在一片哀伤的震后灾难中看见了希望,所以,媒体在进行灾难报道的同时,但愿都能如记者蒋林一样,让不论身处灾区还是灾区外的人们感受的不只是哀伤和对灾区人们的同情和无助,而是运用媒体的特殊表达方式和无形的作用,有更多的媒体通过文字和镜头的表达,让更多的灾区群众能看见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起到一种重大灾难过后的心里救助和精神支持,否则大灾过后的心里创伤将加重灾区群众乃至一个国家人民的心里创伤,所以说,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和媒体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而他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在有形的形式中起了非常大的无形作用,让民众看见、听见真实是媒体最基本的责任,但更大的责任在于媒体让我们看见的、听见以后传递出来的一种精神,至少能够让我们对未来生活报有希望的一种最真实的“声音”。(作者   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