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走城镇化的农村发展道路,在原乡镇所在地周围新建农民居住小区,以原有宅地置换农民新住宅。(以节省的土地面积弥补建筑费用,不够的话以国家、地区政府减少村和组的二级管理费用、银行贷款和个人出资,协商解决。)集中居住后能够产生生活服务、商贸等就业岗位,还能够进一步完善教育事业、提高农民信息交流、思想文化、生活习惯、医疗卫生等各方面的效率、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
第二,以农会和各种农产品协会的民间组织的形式,来担任和完成张炎夏先生的公司在上海金山廊下的农业实践模式中的角色,是最恰当不过了,当然政府的支持是必须的。必须强调的是,这些农会和农产品协会必须坚守“非赢利”模式,除了成本以外的全部收入归农民。同时,农村民间组织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教育,包括成人教育、文化生活(抵制麻将)、医疗卫生、移风易俗等方面的作用是农村基层政府根本无法替代的。
第三,按既定方针坚定地推行农村基层民主,对改造传统的农村也是有效和必须的政策。
党中央提出全国支持农业,工业反哺农业并不就仅仅是“给钱”,重要的是从人才上,科技上,理论观念的创新方面的支农,甚至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就是给钱,也必须是再生产的造血型的,而不是消费的输血型的。比如,政府完全可以为农民在超市无偿地支付“进场费”,为农民直接进入超市,占据流通利润创造条件,等等。
农业现代化必须从东南发达地区起步,来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在短期内可暂时实行对西部农民的福利补贴。
目前,就短期来说,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从发展“都市农业”起步,也就是说,应该从东部发达地区为开端,这是因为,东部发达地区有繁荣发达的经济基础,这是西部无法提供的经济、科技、文化、观念、人才和生活习惯等发展优势,比如,张炎夏先生在上海金山廊下的实践模式,从发展“高端产品”和利用“高端购买力”来高价出售成品的模式,形成火车头式的推动力,逐步向中西部推广。而且,我们可以从人口和财富的流动来实现东部优势示范,逐步带动中、西部的发展。如果我们现在就重点从落后的西部起步,虽然可以缩小地区收入差距,但会大大地增加发展的总成本。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社会福利和提高社会最低收入等再分配政策来帮助和提高西部农民的生活水平,起到劫东部之富来济西部之贫的社会总体效果。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对西部条件适合的地方也可以试点型同步发展。
农业的未来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