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冰火两重天的只有房地产吗?
--------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底特律楼市崩溃而产生的思考!
汪华斌
今天在邮件里发现好几封来自美国的邮件,几乎都是告诉我最近美国房价的信息;尤其是一位美国朋友更是直接告诉我底特律楼市崩溃,她说底特律的房子现在比皮鞋便宜;问我有没有意向或有朋友想买。我真的无法相信,因为去年我在美国时到处是楼市升温;所以我见到不少中国人到美国去买房。谁知美国的楼市还真的不稳定,这升温还没有升上去就降到了冰点。然而与美国房地产冰点相对应的是中国房地产的持续火热,而且还是政府越限制越热;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火热十年不减,大有持续上升的态势。
我们知道底特律这里是美国第一条水泥马路的诞生地,也是有美国第一个用交通指示灯的城市;更是美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和第一大百货商店的地方,这就是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然而如今这个城市竟然正面临着严重的破产危机,有朋友回来说该城市连一些基础的公共服务都已中断了。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当地时间3月14日美国密歇根州州长斯奈德对外宣布:“将由州政府接手底特律市财政,任命企业破产重组专家——非洲裔美国人凯文·奥尔为紧急财政管理人;以应对这座城市濒临破产的局面”。
我们能相信吗?这个城市行将破产,这就是美国的市场经济;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对依赖汽车产业的底特律造成了严重打击,比1973年石油危机的打击还要严重得多。金融危机过去几年后,底特律仍“活”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中。2013年2月19日,一个由密歇根州政府任命的专家小组宣布底特律陷入财政危机;2013年3月1日,施奈德宣布底特律市“处于财政紧急状态”。据报道,底特律面临现金短缺和公共福利带来的巨大债务压力;如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缺口及政府高达140亿美元的长期负债。报道称,现在的底特律有超过1/3的居民生活在美国“贫困线”以下;当地失业率达18.2%,远高于全国的7.7%。
在这城市破产的时刻,底特律惟一还有的可能就剩下了“投机价值”;于是一位投机商甚至只花了2300美元就买到了5年前可以卖45万美元的房子。“有人花了1100美元买皮鞋,我却用它买了两套房子;现在口袋里还剩100美元”。在这冰层时刻,我们的专家学者沾沾自喜;因为只有我们才不会出现这样的危机。看我们的铁道部的债务危机,转眼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而美国的统计显示自1937年以来,美国有约600个市、镇、县等申请破产;过去30年,申请破产的地方政府不到250个;其中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就有约15个城市申请破产。所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专家学者公开称,“自治制度厘清了城市与州、与国家(联邦)责任、义务边界;严格的财政预算制度使得破产的实际发生有真实、必须的依据;破产立法则使得破产有法可依”。“以上这些制度框架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鼓励破产,而是使得债权人的权益得到保护、其他相关利益者得以止损,且对城市也是一种保护,如进入破产程序的有些烂账可以一笔勾销,城市的再生尚有希望。破产当然会给城市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但破产制度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破产是一种进步的、必要的城市发展制度设计”。然而我们社会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破产状况,哪怕我们的地方政府提前支付五十年的产值搞建设;中国城市也不会破产,因为中国城市有中央政府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举国体制,所以我们社会的债务永远没有危机;哪怕我们现在中央债务规模在7.7万亿元左右,地方各级政府总债务规模在15万亿元至18万亿元之间。但我们还是不会出现底特律现象,因为我们社会的所有房价还在上升;这就是中国。
无独有偶,中国在美国上市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同样破产;因为包括工行、农行、中行等在内的9家债权银行对无锡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由于所欠银行债务陆续到期,考虑到债务方的现实境况;以及至今未对债权银行逾期授信提出切实可行的还款方案等因素,为最大限度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按照市场化原则依法采取措施,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据了解,尚德的负债总额达到35.82亿美元,资产负债率已高达81.8%。美国花旗集团周二表示,维持对尚德电力(STP)的评级为“卖出”,目标价从1.50美元降至0.50美元;若中国政府不向债权人提供支持,尚德的股票将变得一文不值。这么大的上市公司,如果在中国上市能如此悲惨吗?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人还是感叹社会主义特色好;它永远是红火而不会有冰点。
是啊!只有中国才能使房地产持续红火,而美国却是跌进冰底;同样只有在中国才能保证不破产,这到美国上市的公司不就这样破产了吗?这就是今天中美两国的实际现象,一个任何危机在中国都是赞歌的现象;这就是冰火两重天的两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