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概念里,沟通能力属于领导力的范畴。沟通能力是软技能,包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激励他人能力、说服能力、号召力以及团队精神等等。在西方,跨文化沟通已经成为一门跨领域的新学科,也是当今世界一流国际商学院的必修课。
在美国和欧洲,都开设有此类课程。在国际商务交往中,仅仅懂得外语是不够的,还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成功的国际化人才应该做到在任何文化环境中能够游刃有余。
好的领导者一定是沟通大师。沟通,最首要的就是学会聆听。认真地听取别人的陈述,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获取信息、了解对方真实意图的有效方式。一名好的领导者必须学会对自己的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能感觉到他是重要的、特殊的、优秀的。领导者还要学会在公众场合进行演说,优秀的领导人,如克林顿、奥巴马,都是天才的演说家。
著名企管专家彭杰老师表示领导沟通是由领导所发出的,建立与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念与文化基础之上的信息所构成,而这些信息对于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如:员工、顾客、战略伙伴、股东和媒体具有重大影响。这些信息影响着组织的愿景、使命和改革。
领导沟通的目的在于吸引听众、获得支持,并最终在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建立一种信任的纽带。领导沟通不仅取决于领导者的价值观,还取决于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领导沟通最终的目标是建立或继续建立领导者与随从者之间的联系。
领导沟通不仅取决于领导者的价值观,还取决于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领导沟通最终的目标是建立或继续建立领导者与随从者之间的联系。那么怎样做才能使领导沟通更为成功呢?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要尽可能地与员工们进行交流,使员工能够及时了解领导者的所思所想,领会员工的所思所想,明确责权赏罚。
平级之间及下属与上级之间的沟通则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或者了解彼此心中的真实意图,使团队在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但是彭杰老师(博客zhiliangguanli.com)认为,在现实生活中,领导与员工之间相互沟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微软公司有一个非常好的文化叫“开放式交流(Opencommunication)”,它要求所有员工在任何交流或沟通的场合里都能敞开心扉,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微软开会时,大家如果意见的不统一,一定要表达出来,否则公司可能错过良机。
当Internet刚开始时,很多微软的领导者不理解、不赞成花太多精力做这个“不挣钱”的技术。但是有几位技术人员,他们不断地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虽然他们的上司不理解,但是仍然支持他们“开放式交流”的权利。后来,他们的声音很快的达到比尔.盖茨的耳里,促成比尔改变公司方向,彻底支持Internet。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开放的交流环境对微软公司保持企业活力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团队管理中,沟通就好比人的血脉,在生活中也同样重要。假如沟通不畅,就像血管栓塞,最后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企业领导要学会沟通,掌握沟通的途径,因为它不只是语言,还包括动作、姿态、眼神、表情等。
彭杰老师表示有时候,一个眼神,一句“我来了”,抱一下肩膀,笑一笑……都会有很大的作用,让你工作开心、事业有成。在当今企业中,领导者良好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激发组织智慧和活力的关键因素,甚至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团队沟通的问题,彭杰老师建议企业领导建立多种制度化的正规渠道,保证每一名员工能够直言不讳,保持高效良好的沟通。“广直言之路”,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加强团队员工的沟通,采取开放的沟通政策,员工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
通过有效沟通,可以有效防止团队内部成员之间以及团队与客户之间由于文化语境的差异而带来的矛盾和冲突,维护团队目标的一致性。比如,在开会讨论问题的时候,与会的所有人员都应当坦诚地交换意见,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如果某个人因为考虑到某些其他因素(比如不愿反驳上级领导的意见)而在会议上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味地唯唯诺诺,会后到了洗手间里再和别人说“其实我不同意他的观点”,这种戴着假面具工作的人不但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还会破坏公司团队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对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
在企业管理中,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一定是善于与人合作的人;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也一定是不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善于与人沟通的领导者,能用诚意换取下属的支持与信任,即使管理过于严厉,下属也会谅解而认真地执行;不善于与人沟通的领导者,即使命令再三,下属也不愿接受,其结果必然怠慢工作。这样的团队领导肯定难成大气候,难有大作为。
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但在人和人之间,最短的距离是曲线,有些话就是不能直接说,这就是职场沟通的潜规则。谭彭杰老师了解到,有一位企业家说过一句话:企业80%的矛盾和误会都来自于沟通不畅。一家企业的发展20%靠战略,80%靠执行,执行的80%在于充分的沟通,而企业80%的矛盾和误会也基本都来自于沟通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