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高、底线低的中国式巨头


 有一家公司值千亿美元,很有钱,但值不值得别人尊重,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反正从最近的一系列事件上,基本上可以死了这条心。

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很激烈,大家在产品上短兵相接、硬碰硬,适当地打打嘴仗,其实还算正常。但如果为了自己的KPI不择手段地把事实往死里篡改,那就是“穷凶极恶”——恭喜鹅,你做到了。

1016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13年手机浏览器用户研究报告》。其中涉及市场份额的部分有三个:品牌第一提及率、用户渗透率、用户常用率。报告里明明白白地写着,这三个数据UC浏览器与QQ浏览器的对比分别为:43.1%12.9%69.4%52.4%46.0%15.6%

但到了这两天被水军力推的一篇新闻稿里,却变成了: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中国手机浏览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手机QQ浏览器的品牌使用率高达65.4%,手机自带浏览器以47.2%位紧随其后;在用户首选率方面,手机QQ浏览器以40.6%位居第一,UC浏览器以38.5%位居第二。手机QQ浏览器成为用户最常用、最信任的手机浏览器品牌。

CNNIC的官方网站就知道,最近CNNIC出过的手机浏览器报告,只有一份《2013年手机浏览器用户研究报告》(点击下载)。作假的是谁,还用的着说吗?其实这样的手段根本经不起推敲,稍微一翻就能找到漏洞,这种破烂货色还拿出来大肆宣扬,只能说那只小鹅为了KPI是真的饥不择食了。

 

这两天深受其扰的还有阿里。此前马云一改往日的大师风范,为了扶持自家的孩子“来往”,“凶狠”地向如日中天的微信正面宣战。说真的,现在能在通信领域直接跟微信叫板的,那都是硬骨头。但这边刚正面雄赳赳地下完战术,回头就被阴了一刀:

 

国内安全问题反馈平台WooYun(乌云)发布信息称,阿里巴巴的“来往”可导致淘宝账号被破解,波及余额宝、支付宝。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已将淘宝、支付宝、来往之间的账号打通,并试图通过打通账号来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阿里的反应也很快,立刻发表声明,表示从未有任何安全问题出现。并披露了一张他们截获的某企业公关与媒体聊天图。显示以上安全问题的新闻稿的发布费用为2000元一条。

 

这都谁干的?谁都明白。

 

什麽?你说我指责的是腾讯?别说笑了,他们的解释肯定是:我们肯定不会干收买媒体发布负面消息、篡改报告然后安排渠道发布、雇佣水军刷评论搞臭其他公司、而且不会留下任何证据的事。你有证据吗?你有证据吗?

 

我说的是鹅,一个家市值高、底线低的中国式巨头。你很有钱,有些产品做得确实也不错,但你不值得我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