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效生态农业的红河路径


    我州提出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加快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带建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从分散向集约转型、从粗放向精细转型、从弱质向高效转型的目标。这是立足我州气候优势,发挥我州特色农业优势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需要切实抓好落实,完善每个具体环节,才能发展好我州的高原特色农业。

  要发展好全州高原特色农业,关键是找好发展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有优势,才能赢得市场认可。我州高原特色农业应结合红河高原这一地理和气候优势,主打生态农业和养生农业这一品牌,这既是我州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群众对生态食品的需求。
    “三农”专家顾益康教授指出,新时期农业发展必须改变“无可奈何搞农业、老弱残兵搞农业、竭泽而渔搞农业、提心吊胆搞农业、穷凶极恶搞农业”的状况,尽快确立“以德务农、以法护农、以禅惠农”的新理念,让农民“想干农业、爱干农业、能干农业、干成农业、干大农业。”同时,顾益康也提出了高效生态农业的基本标准,即至少要做到“九化”,包括“产业精致化、产品精优化、分工精细化;农地精耕化、加工精深化、技术精准化;装备精良化、环境精美化、主体精英化”九个方面。
    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我州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显得极为重要。就我州而言,要发展好农业,同样需要摆脱竭泽而渔的模式,要通过政策引导,通过一些优秀的龙头企业牵引带动,逐步改善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一步改进我州农业领域的现实困难,进而逐步改变落后现状,转变农户的传统思维,让更多百姓看到农业的发展前景,潜心发展壮大农业产业。
    我州提出在蒙自、开远等6县市,着力打造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带,力争通过5年左右努力,实现示范带内人均高稳产农田达1亩以上,亩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在具体发展过程中,我州除了做好水、田、路、产业结构调整这些基本的环节要做好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显得更加紧迫而重要,因为任何完美的蓝图最终还得依靠人的具体执行,解决了经营主体的问题,其他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就我州而言,除了引进优秀农业企业带动发展外,如何把本地农户培育为精英化主体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农户的发展思路问题,就能发挥本土人才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并逐步探索出一条高效生态农业的红河路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