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州虽然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离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距离,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州应继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贯穿于全面推进红河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始终,切实落实于具体工作中,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把全州的广大城乡建设得更加宜居。
高起点规划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一直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发展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了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对生态文明的重视是国家层面发展方略的全新规划,也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专章论述中,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全面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可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面加快推进。
从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要做好规划,规划先行而后指导具体实践,并通过扎实工作推进规划方案的有效执行,逐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而提升和改善人居环境。我州要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新的成就,需要结合全州实际,高起点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方案,高水准描绘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并让这一规划蓝图贯穿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环节并持续推进。
强化生态文明理念
我州自然气候条件好,各县市植被保护完好,尤其边疆县较为明显,把这些既有优势发挥好,就能加快推进我州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从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来看,发展观念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尽快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方针显得极为关键。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让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具体的工作中,从国土空间开发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都应该体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是要回到原生态状态,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选择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通过更加科学的制度安排,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即既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又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发展目标。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好现有生态体系,维护现有的良好生态环境并进行科学有序开发即是对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推动。在具体工作推进中,我州需逐步强化生态发展理念,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将生态发展理念融入到各个领域中去。
建设宜居红河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建设我州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需要在具体工作中抓落实。除了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上继续下功夫外,应加快推进面山和水源保护区绿化、城乡造林绿化等生态修复项目。在具体项目上,应继续加快推进实施世界遗产梯田文化景观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工程,同时深入开展污染减排攻坚行动,实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污染减排得到明显好转。并逐步加快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城乡整洁”的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同时,还需出台各项政策措施鼓励群众自动自发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节能环保的习惯,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进一步推进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建设和各项发展规划中,应该把生态文明作为衡量一个村子、一个乡镇和一座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准,细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细节,进而推动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尤其在滇南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在规划和建设方面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有利于提升全州人居环境,也是我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
另外,在其他诸领域发展中,我州还可以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各领域的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尤其可以适用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方面,通过全面推进红河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具体工作,最终推动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是我州建设美丽家园,建设宜居红河必不可少的内容,应该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