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四季


 安康四季 

曾志信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温热凉寒,周而复始,乃乾坤阴阳之交互,宇宙万物之代谢也。
    大凡走南闯北游东逛西,感受到异地他方四季特热特冷气侯的安康人,再回到安康则会觉得还是安康的气侯好,有温暖凉爽,有寒冷酷热,有雨雪风霜,有干燥湿润,令人出气吸气都特别的畅快舒适。
    这中华版图中心一块小小的地方——安康,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且不说这里山青水秀,亦不道这里物产富庶,单说这里的气侯四季分明,清爽宜人,就让我特别喜爱。
我爱安康,爱安康的宜人气侯,爱安康的四季分明。
    若将安康这四季之春、夏、秋、冬各作一联,且比之为一首起承转合的近体诗,那造境之浪漫,情景之交融,音韵之和谐,风格之典丽,令人读之倍感清新自然、意味无穷而生发出超然神往的美感。
    春乃四季之首。节令过了冻破石头的三九、四九,春天的脚步随着五九、六九而姗姗地走进安康。谚曰:五九、六九,阳坡看柳。此时的安康,无论是阳坡还是河岸的柳树都绽出了鹅黄的嫩芽,这乃春天来临最明显的征兆。随即,春风拂白了杏花,春雨洒红了桃花,复苏的小草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听,大田里的小麦在噌噌地拔节;看,满山架岭的油菜花呈一片金黄。多好的一幅春和景明图,人在这春天的画图里,被春风吹拂得润润的,被春阳照射得暖暖的,好好惬意,好好舒适啊!人说安康“春不雨”,此说谬之矣!土生土长的安康人都知道,除了少有的春旱,大多年份安康的春天都有润物无声、知时知节的蒙蒙细雨,也正是这春雨才保证了被称为安康粮仓的西路坝子大田里的小麦、油菜的丰收。
    夏乃四季之颈。安康的夏天特热。进入“三伏”,常常是三十六七度的高温,甚至高达四十多度,骄阳当头,热浪滚滚。农夫农妇们在骄阳下,热浪中忙于农事,真真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热,并非坏事,谚曰:不冷不热,五谷不结。盛夏的太阳面对旷世相恋的大地,抛洒出燃烧的激情,负载着人类的企盼。水稻,高粱,玉米,棉花,瓜果菜蔬,在似火的骄阳下拼命的疯长,希望的田野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人说安康“夏不热”,且说这乃引安康文人
刘应秋先生诗之典故,此说既有违安康夏天特热的事实,也曲解了刘应秋先生的诗意,先生的诗乃《夏不言热》,“言”乃诗之诗眼,去掉了“言”字,则挖掉了眼睛,自然就无眼难见安康夏天特热的事实而昏说“夏不热”啊!
    秋乃四季之颔。历经漫长的酷热之夏,人被热粑了,热怕了。一旦进入秋季,秋日的凉爽让蔫蔫的人们一下子来了精神。古人好悲秋,这则是由中国文人所具有的特殊感情所决定的,当他们怀才不遇时,则不免要借寓它物以求自慰,当他们感受到飒飒秋风,淅淅秋雨,看到那秋霜和落叶,便感叹岁月不饶人,便有了悲秋的情结。楚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种悲秋伤感情怀一进入文人诗歌,则表现出文人特有的忧患和失落。其实秋日是个令人无法不爱的季节,它没有盛夏的喧嚣和聒噪,也没有隆冬的凛冽与寒碜。缈缈的晴空,旷阔的四野,在秋高气爽中,让你畅快呼吸,让你舒心凝神,乐观了,旷达了,宽容了,美好了。更何况秋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一个丰收的季节。火一般的高粱穗,把大地染得鲜红;黄澄澄的稻谷,使田野洒满金色;雪白的棉花瓣,汇成白色的海洋;赤色的枫叶,犹如血染得风采。它比之于春、夏、冬季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更
    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让人向往,令人陶醉。安康之秋如是也。人说安康“秋无霜”,又错了。节令过了“霜降”,安康大地便处处皆霜。在晴好日子的深夜和清晨,大地便浮起一层白白的霜,象纱巾,象云雾,随着秋阳的升起这薄薄的霜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秋霜湿润了大地,它是大自然给人们的又一恩泽。尽管自古也有风刀霜剑之说,说这秋霜令树叶凋落了,使绿草枯死了。但这叶落草枯当属大自然的新陈代谢,生息繁衍啊!在这新陈代谢,生息繁衍中,秋霜恰恰起了催化作用,其功不可没,恩德大矣!
    冬乃四季之尾。随着深秋的到来,在安康的上空常常可见南飞的雁阵,这予示着严冬将至。我国古代习俗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就是说从立冬这天开始,即表示一年之将尽,自然界的植物已被收藏,有的动物也准备冬眠,辛劳了一年的农民也要在这严冬的季节休息休息。除了在那不知爱惜民力而要求变冬闲为冬忙,大修水利呀,支援三线呀等非常年月,把人们整治得疲而又疲外,安康的冬季,农人们大都如《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所说,休息多,劳作少,特别是冬至进九满世界寒风飕飕,雪花飘飘之时,农人们则多在家围炉向火,吃一种名曰“酒头脑”的御寒进补的食品,养精蓄锐,以备再战,所谓“冬至进补,春天打虎”,实则是一种养藏之道。人说安康“冬无雪”,非也。安康的冬季虽不像塞外北国那样冰封雪飘,却差不多年年都要下雪,也少不了有雪花纷纷扬扬,大地粉装玉砌的景象。前清康熙贡生安康人
刘应秋先生就有专写安康之雪的三五七言诗《雪》曰“树含枝,山隐麓。竹叶压窗横,梅花香满谷。玉龙遍地脱残鳞,冰女翻空裁素服。”好大好大的雪啊!怎能说安康“冬无雪”。
    春雨,夏热,秋霜,冬雪,这就是安康四季的特点,正是这四季分明的气侯,宜人宜物,才有了安康的人杰地灵,物产富庶啊!
    最后,以2002年专写安康四季的一组散曲作结。〔中吕〕普天乐:
春雨儿飘,风儿吹。大地复苏了,风雨送春归。小草儿吐了芽,柳条儿绽了绿。一年一度春来早,农家荷锄务稼穑。春种一粒,秋收万担,不误时机。
夏赤炎炎,洒骄阳。大地掀热浪,农事一片忙。刚忙罢了蚕桑,又忙割麦插秧。若无田家翁媪苦,那来得瓜甜豆香。锦衣玉食,知恩当报,劝君莫忘。
秋云淡淡,风凉凉。看山川红遍,喜丰收在望。高粱如火燎原,稻穗迎风滚浪。古人悲秋多愁怅,余赞这大好秋光。树树果硕,池池鲤肥,塘塘荷香。
冬北风紧,起黄沙。展四野混沌,现一片肃杀。雪染秦巴内外,寒透江河上下。喜看冬景这边好,红装素裹艳如画。百卉虽殆,壮美关山,尚有雪花。
(作者:汉滨高中退休教师;潘世东转载于安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