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学家的悲哀(10月21日)


 

经济学家是一群以研究经济为基础,以阐释与传播经济理论,并用理论解释市场经济现象的专业人士。能被称为经济学家是一种荣幸,也是一种不幸。经济学家在智商上都很出色,是极为聪明的一群人,但经济学家的职业特点与思维模式决定了,其也往往会有命中注定的悲哀。

经济学家所遵循的道德,不是被民族性、国家性以及传统的价值观所约束的,而是从人性到资本,从市场自由度到制度规范之间的,是跳出国界的范畴而直达普世高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那种理性思维。

从市场中来的那些现象与数据,在经济学家眼中所看到的基本只有理论在现实中的呈现,经过理性分析与缜密思考之后,与旧有的理论基础结合,形成新的理论,因此也是以冰冷的理性推论为主,而缺乏情感的支撑。

在学者看来,真理是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超越国度超越时代而存在的,不会被暂时的阴霾遮住双眼。真理即使暂时失去光辉,也会最终被发掘的。

 

经济学家这个职业的特点,就是立足于市场研究与人性本身的,是必须站在资本的角度,让政府尽量靠边站的。市场认为资本才是推动市场的主要力量,政府不过是经济活动中的守夜人。是打更者的形象,最好不要在阳光下出现。

经济学家是没有所谓的道德观与民族情感的,而只有永远的利益追求,虽然所依托的利益集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民族性立场是社会学家的特色,就是说有些事情即使不赚钱都是要去做的,有些事情即使有暴利都要绕行。

 

在经济学家看来,每个人都在游戏规则的约束之下,并做着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努力,即使富豪,在形成财富积累之后,都是会为那些钱如何花费才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而煞费苦心的。他们会选择公益、捐赠、做慈善,甚至投资做教育、环保、基础设施。

物质财富丰富的人做公益慈善与捐赠,其实无非就是想为自己买一个“为富且仁”好名声,或者是从公益行动之中得到更廉价地获取资源的机遇,是让自己能更淡定地洗刷聚敛财富的过程中所做过的那些让良心上过不去的负面形象。

 

经济学家们认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是对利益孜孜不倦的追求,他们认为其实人的立场都是可以通过交易来实现转变的,只要利益诱惑足够,基本就会有人愿意放弃自己曾经拥有的资源与标签——甚至是原则与立场、价值观与道德观。

你是愿意享受洁净的世界却要忍受清贫的生活,还是愿意为了更富足的生活而让自己的环境与行为有逐渐难以承受的瑕疵?你是安贫乐道还是为了摆脱贫困而不择手段?一切都是交易,交易就是拿自己所拥有的多余的东西去换取在别人看来是多余的东西。

我们是否是在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把灵魂出让给了魔鬼?我们是否会为了自己的欲望满足而做出让步甚至违背自己的道德准绳的事情?我们是否会为了自己的欲望而伤害到别人的利益?

 

经济学家们,往往都好为人师,好的老师基本都是诲人不倦。所谓教师之道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实经济学家更多的是失去了立场的,或者是坚定地站在资本与市场的立场,从市场的角度探究人之本性的。

在经济学家们看来,人的本性是可以通过资本与市场自行应对的。在资本与市场以及市场中的参与者看来,政府是个搅局者,政府最好不要轻易来裹乱,因为如此就可以给市场与资本更广阔的空间,所以就会成为本国政府的反对者,让处于经济落后状态的政府见钱眼开,放弃自己对子民保护之职责。

在市场看来,没有任何事情是不能交易的。就连一个国家与政府,都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开放自己的国门,锯掉进入自己市场的门槛,甚至对外来资本竭力欢迎,那从本质上就是土地、环境、资源与政策的,甚至法律都可能为之网开一面,这都是资本与政府彼此博弈的结果。

个人也可以为了得到赖以生存的金钱与物质,暂时的虚荣与安全感,而把自己所拥有的值得珍惜的进行交换。当这成为一种主流的时候,就意味着人的精神世界会退守到角落,而难以被广泛接受。

当所有人都去追求金钱与物质资产的时候,势必会放弃那些原本安逸的生活,优良的传统、美德甚至做人的基本规范与原则,久而久之,总是会在内心感受到一种悲凉。

 

也会有经济学家是替政府说话的,这恐怕只有如中国这样的社会制度中存在的,比如学院、研究所、智库等机构,都在为政府的各种政策制订出谋划策,或者为经济数据的出笼而进行分析,或者为政府的既定政策而鼓吹,其实这是经济学家中的另类。经济学家中的大多数还是站在资本的立场上,跟政府与消费者进行谈判与博弈的。

当中国以低姿态开放的时候,总是会对各方面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顶礼膜拜,来自国际的以及曾经出国镀金的经济学家的意见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甚至采纳,其实那从政策与资本之间博弈的角度看,不亚于是引狼入室、养虎成患。

 

当代表资本的经济学家成为决策智库,就会让自己的核心阵营中有了对手的力量与声音,这至少是会起到扰乱视听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基本的社会管理都会遭遇各种质疑与抵抗,从这种角度而言,御用经济学家的作用恰恰是维稳的——即使这违背他们的天职。

从本质上,经济学家的观点肯定是有利于来自国际的资本的,是对当下政策的背叛,是对原本可以很安逸而缺乏竞争的本土经济带来紧张与危机的。

虽然那种变革会让我们的活力有所增加,会让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并会感觉更充实,但毕竟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错;在走路的过程中,难免会迷失方向,甚至会倒行逆施“满盘皆输”;我们所做的贡献,或许仅仅是让自己的同胞产生了危机感,想逃离,在内心涌动着背叛。

 

贾春宝

2013年10月21日星期一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