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生到了40岁,经历了许多的人和事,已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思维和做事状态,即使遇到了瓶颈,但凡也还过得去,大多数人就会选择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
只有高中学历的油漆工陈新发,三年前领着每月六万元的薪水,每天重复着单调的工作,还常常加班。但是后来他放下了身段,跟着好莱坞师父从头学习,如今已摇身变成国际级人才,成为李安和魏德圣的首席质感师,好莱坞大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里的场景就是出自他之手。
陈新发,外号阿发,真的犹如其名,在自己的不惑之年,重新焕发了生机,开辟了另一条人生路。这位高中学历的油漆工,现在月薪突破二十万元。三年之间,没有学历、没有证照,阿发是如何在四十岁打破事业窘境,让自己的身价实现三级跳,并被李安相中的呢?
13年油漆工经验
在平常看来,阿发总是一身领口宽松的T恤,鬈发中还沾着木屑和灰,还喜欢喝啤酒,整个感觉与“电影质感师”一点也不相称,就连一旁的学徒都穿得比他亮眼。然而他却是不折不扣的台湾最大电影质感工作室——法兰克质感艺术中心创办人,更是李安、魏德圣、林书宇、周美玲等名导合作的首席质感师。
而阿发这也得形象,与其过去十三年的职场生涯息息相关。清水高中美术班毕业后,阿发做起了片场的油漆工,负责给所有的道具上漆都。但由于该工种取代性高、不需要太多背景,这让美工出身的阿发倍感无聊,总觉得怀才不遇,时间一长就容易吊儿郎当,能混就混,想攀关系就请人吃槟榔、喝啤酒。
在片场,油漆工属于固定编制,和一般上班族没有什么区别,不管工作多少,领的就是几万元的死薪水。阿发最后做到了油漆经理,也仅有六万多元,而这就是油漆工职涯的上限了。阿发那个时候就在考虑要不要转行,因为他总觉得自己还能够创作,手中的作品也由于没有预算或时间压力,就算质量再低也能够硬上。
《星空》等电影美术指导蔡珮玲,认识阿发超过十年,说起三年前的陈新发,一方面觉得他很油腔滑调,另一方面又认为他的处境的确很难。而这正是他那个年龄段人群的共性。据人力银行的调查,平均38.6岁就感受到职场危机,不敢轻易转业者也超过三分之一。
这些来自事业、金钱与后起之辈的专业超越等危机都困扰着阿发。如何是好?总的寻求苦闷的出口,而阿发的选择是古迹。
5年复制古迹质感
阿发很喜欢古迹,在闲暇时总会到鹿港、菁桐等充满古味的巷弄里去逛逛。遇到自己喜爱的物件,阿发会进行细心的观察,回家后就拿着一块木板一直刷,看怎么样能做出相同质感。复制古迹的质感,让阿发找到了那片还能稍稍肯定自身创作能力的小天地。
就这样,阿发一直玩了五年多,渐渐地越来越觉得上手,于是他开始和很多兼做质感师的美工一样,接零散的质感师工作。这俨然成为了他的第二专长,并在那苦闷的当口给了他自己一线生机。
然而那时候,阿发偷接做出来的东西,并不为美术指导认可,而这个圈子又小,名声很容易就坏掉了。阿发也坦承,那时候东西做不好,还很有一种黔驴技穷的感觉。抓着怕捏死,放掉怕飞走(台语),要进要退,犹豫不决。蔡珮玲当时决定要用他,都生怕选择失误。
的确,到了40岁,阿发好歹也是个油漆经理,能领倒六万元薪水。这个时候,他要向质感师发展,势必要抛开老本行,谈何容易啊?在企业而言,有47%的业主也不愿再录用40岁以上的求职者。
为了实现自我,成为质感师,而去赌上一把,还面临失败的风险,真的值得吗?这正是大部分人留守原地、吞下苦闷的原因。阿发会做怎样的选择呢?
跟着好莱坞师父当学徒
如果只是苦想,或许阿发也不会有今日。那是一次人生中的最大侮辱,力促他做出了决定。
那是2011年,李安执导的好莱坞大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要在台湾拍摄,剧组美术指导找上阿发。阿发心想,那可是二十四亿元预算的大片,是绝对的大展身手的机会。然而事与愿违,他被规定要跟着好莱坞英籍师父学习,领班级的阿发如何肯乐意呢。
但是师傅的一席话却深深地刺痛了他,称“台湾电影做成这样,难怪没有人要看”。 好强的阿发不愿低头,不想承认别人很厉害,因为这样就等于承认自己很弱!唯有一步一步做出来证明自己才可以。
刚开始,阿发跟着师父一步一步学,但还是忍不住拿出过去的经验,采用惯有的手法做质感,给师傅看了,二话没说就被要求重做。已在业界有一定地位的阿发,被当作一个小学徒般看待,那滋味说有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蔡珮玲回忆,他干得要死,说不想做了,还常常边骂脏话,边说自己不甘心,怎么能这么被瞧不起!但喝了几次酒、大哭了几次,阿发决定努力和自己的身段对抗。或许人被激到了,就会开始改变了。
于是,阿发收起过去片场领班的架子,痛苦地逼自己归零,也因为看到了师父创作出来的场景,的确还是需要努力学习的。阿发态度180度转变,过去两个人做两小时的东西,他可以带着团队两天两夜不睡觉赶出来。很难想象,阿发会成为一个模范学生。
此时,阿发重新盘点过去工作所累积的筹码,才发现做杰出电影质感师的能力其实已经在自己的身上,只是过去从没有想到过。漆的种类很多,每个品牌的颜色在不同时段刷出来质地又都不一样,如果没有油漆工的经验,就算是美工,也没办法完全掌握。而阿发正有这两方面优势,因此他的调色很准确,什么样的颜色、在灯光下是什么质感,都能抓得到。
功夫不负有心人。加入剧组半年后的某一天,当好莱坞师父一如往常地看完阿发的作品,对他说,“你可以了,以后不用再找我确认了。”这让阿发偷乐了好半天,成为了他最为重要的回忆。
帮李安把关质感
当得到好莱坞师父的认可后,阿发的路理顺了。很快他被晋升现场美术执行,帮助导演李安把关质感。
在每一幕开拍前、李安检阅场景后,都需要做最后调整和把关,这个难度是极高的,也是极为重要的,需要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且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现场修正,做到导演要求的标准,否则四百人团队无法预期正常开拍。
其实,这样的地位也来之不易。刚开始,阿发的动作还是会被李导指责。但他很努力,知道进退。后来几次李安看完没有打枪,那感觉就像入围金马奖一样,着实令阿发心潮澎湃。这努力终于得到了肯定,怀才不遇也不必困扰着他。
蔡珮玲说,阿发现在从来都不对她说No,而且愿意接受任何新的挑战、新的意见。和以前能混就混、能敷衍就不抱怨的老油条状态相比,阿发已不再被自己的心墙给关住,尽可能释放潜力,把命运紧紧抓住自己手里。
从一个普通的油漆工,到被李安相中的质感师,陈新发在面对中年危机的时候,释放了自己创作的才能,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这不是因为碰到了运气,而是勇于重新盘点,敢于接受归零心境,给自己一个重新进行优势重组加乘的机会。或许,你也能够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