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与推广永远是一个让人无法回避的老问题。总是有人不断的问我方法,但方法和课程讲得多了,回馈却很少。究其原因,听课听得热闹,做起来却未必。理论与实践结合出真知,促销与推广是无法回避实战的,小家电的营销中,最无法用理论来藻饰的部分就是促销与推广。
近些年来,经销商们看多了厂家与各培训机构派发的《市场推广手册》、《促销活动须知》,但空洞的理论堆彻、复杂的报表与流程,总是让人头痛。实战中的促销与推广是什么样的?怎样还原它的真实效果呢?我想首先改变的是经销商对促销与推广的意识与思想。那先从渠道的意义谈起
改变思想一、挑水吃还是引水吃
还是从一个故事讲起:一个村子的灌溉水源远在5里之外,张三、王五两个农民每早都拖车去拉水,张三每天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过着传统的田园生活;王五每天下午干完活后再去河边向村里挖渠2小时。一年过去,王五的水渠挖成了,开始向各农户收费灌溉,不但再也不用去河边拉水,而且有了固定的收入,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富翁,张三还是在不停的忙碌着。。。。。。
王五挖的渠道给他带来了长远的收益,这收益的背后是一年中每天2小时的辛勤劳作。
现阶段我们经销商也在耕耘自己的经销网络,这2小时的时间就是我们不间断的促销与推广。王五的渠道是长期坚持的结果,经销网络的巩固与否也与促销与推广的坚持与否有关。
近期家电界也有两件事情可以证明此事,一是苏泊尔的创始人基本淡出了苏泊尔股份,转而投向房地产开发与医药和海港建设,一是奔腾家电以25亿的价格卖给了飞利浦公司。这两则新闻大多数人认为是资本运作的成功,但从另一个方面想一下,他们卖掉的是什么呢?产品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卖掉了运作多年的销售网络。而经销商资源和卖场资源是这个销售网络的核心资源,在这两个品牌运作的多年时间里,是终端与经销商渠道的促销与推广创造了品牌的价值,提升了渠道的质量。
所以一个经销商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渠道所有者,先要有渠道为王的思想,再要有坚持进行促销与推广恒心与意志。
改变思想二、从传统的经销商向服务商转型
家电的经销渠道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1、 开放之初(1980-90年代初)以五金百货店为主渠道的传统分销网络,这阶段是以国营百货渠道为主力,以计划经济为特征。家电没有专营的渠道,与百货在一起。
2、 199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放开,大型的批发市场出现了,个体经济的发展,在分销网络上出现了夫妻店、代销店等渠道形态,这一阶段的家电渠道仍以百货店为主,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家电经营已开始有独立的倾象,运作特点仍以粗放经营的批发形态为主;
3、 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初。渠道进一步丰富,以国美、苏宁为主的3C卖场开始出现并迅速扩展其网络,百货商场的家电区域面积进一步萎缩,超市卖场也出现了家电销售的身影,批发进一步向二三级市场发展;这段时间,经销商代理结构已省级代理居多,二三级市场的个体家电商户开始出现,有的形成了一定规模;此时的家电经营关键词可以用铺货来概括;
4、 2000年代至今,各渠道形态已基本成型,电子商务开始侵蚀传统的零售渠道,大批发进一步萎缩,代理商的代理范围进一步紧缩,大多数以地级代理为主,配送成为经销商的主要工作内容,在资金实力的基础上,对代理商终端综合服务能力的考察成为厂家重要评估依据。推广与促销能力成为渠道精耕的特点。
5、 将来的渠道形态会向更深度的分销转移,大批无推广能力、管理能力、资金能力的代理商会被淘汰,经销商资源会进一步与厂家资源进行整合,主要形态为合资分公司、品牌代理公司,更专业化操作,更有特色的分销将成为主要特征;
改变思想三、坐商无路,行者无疆
基于上述家电渠道发展的五个阶段,证明代理商如果只是醉心于原先的大分销大批发模式的话,将会没有出路。
很多代理商的客户营销模式仍停留下吃吃喝喝等感情维系和低价批发的规模上量上,忽视了对上游产品品质要求,忽视了优秀厂家合作的所带来的管理输入,忽视了在终端上导购与销量的控制,忽视了对自身团队管理质量的提升,这些无疑都将使代理商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给下一级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与支持,迟早都会被社会所淘汰。
为更好的适应第五个渠道发展的方向,走出去,学习和实践先进的营销理念,强化终端,服务网络才是成长之路。
思想的改变离不开行动的保证,学好促销与推广,努力实践是成长之路上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