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金九未现“开门红”不代表拐点
导语:2012年9月14日,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十个重点城市9月1-12日的成交量为29304套。预计上半月成交量在36000套左右。比8月上半月减少约10%,占8月全月成交量的41%。掉头向下的,不只是住宅成交量,住宅成交均价也被突然转向的市场预期“拉”了回来。进入9月以来,北京住宅成交就显得动力不足。北京市住建委的网签数据统计显示,上周新建商品住宅的网签量为2275套,环比前一周大降19.6%,商品住宅成交均价高位回落至18273元/平米,环比深滑13.8%。二手住宅也没能逃离“量价齐跌”的环境。9月第一周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量为2672套,环比上周下降了21.3%,成交均价为23367元/平方米,价格连续3周价格呈现小幅下降。
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包括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在内的十个重点城市上周(9月3日至9日)总成交量为18734套,环比8月最后一周减少了10.1%,较8月第一周下降了12.3%。大部分城市基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去年价格是真降,而今年则更多是开发商的‘作秀’。”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的网签数据统计,9月第一周,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包含保障房,下文同)网签量为2275套,环比前一周大降19.6%;截至9日,新房住宅成交量为2968套,预计上旬成交量在2500套左右,将会是近4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上海,德佑地产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6.64万平方米,环比前周下跌22.1%;成交套数1394套,环比下跌21.5%;成交均价为20808元/平方米,环比前周下跌2.4%。根据深圳中原地产的监测,上周深圳一手住宅成交套数为752套,环比下降了30.50%,全市成交均明显放缓;成交均价为19790/㎡,环比亦下跌了8.72%。2012年9月10日,数据显示,9月3日至9日的一周内,虽然仍有八成城市楼市成交同比上升,但增幅明显趋缓。环比方面,在中原地产监测的54个主要城市中,新建住宅签约量下降近17%,其中北京下降19.6%,广州下降21.4%,深圳降幅超过两成。 与此同时,1至8月房地产投资增速等关键指标年内首次回升。
2012年9月10日,最新数据显示,9月3日至9日的一周内,虽然仍有八成城市楼市成交周均同比上升,但涨幅明显趋缓,且多数城市同比增幅有所减少。在监测的40个城市中,仅4城市同比涨幅超过150%,同比涨幅超过100%的城市也从上周的11个下降至8个,重点城市中,上海、天津由涨转跌,武汉也继上周之后跌幅继续扩大。 在同比涨幅缩窄的同时,环比方面,也与之前几个月的高企不同,在进入“金九银十”后,成交量反而呈下降趋势。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在上周监测的54个主要城市中,新建住宅总签约套数为54643套,相比上上周的65865套下调了近17%。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城市成交量下调更为普遍,其中北京新建住宅签约2275套,环比下调19.6%,上海微跌,广州下调21.4%,深圳等环比跌幅也超过2成。
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今年楼市金九首周惨淡开局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房企资金相对宽松,前8月商品房去库存量大增。开发商取消价格折扣优惠政策,上调在售楼盘价格,以价套现的销售策略将结束。二是购房者因性价比未达到心理价位。新的房源价格上涨影响到购房者对后市预期,观望情绪重新燃烧。而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信号,再次影响到购房者的积极性。三是房企不急于推新售房源, 土地低供应导致存量缺口。商品房屋开工数量和新完工项目的减少,销售业绩目标部分房企已经完成。市场未来供不应求的预期,导致房企放缓销售步伐。四是市场上产品结构供应产生变化。由于大户型与高价房源比例超过中小户型的低价房源,导致市场预期的“量价齐升”已经变成“价升量降”。”
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分析:“房价一定程度的回升及8月下旬市场供应不足是9月初楼市成交开局不利的主要原因。9月初还并未出现传统的金九成交上涨的情况,反而延续8月份成交下行的趋势,当前消费者的购房意愿降低,价格预期下降,因此业主虽然高价挂牌,但是成交难度增大,整体价格不具备上涨动力,预计9月份价格将于8月份持平。通过今年上半年的降价促销,不少开发商的资金情况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因此更多会采取稳价保量的策略,大幅降价仅限于少数资金问题依然较严重的房企。”
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9月金九楼市才刚刚开局,还不能完全反映出‘金九银十’真正的成色。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打折力度一定不及去年,部分楼盘折扣最大,但报价也很高,折算下来的实际成交价仍高于今年年初。以上海来看,去年的降价是真降,而今年则大多数是开发商的“作秀”。楼市价格筑底在今年年初已经形成。房价的回升加上此前需求的持续释放,目前楼市购买需求有所减弱。”
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指出:“第四季度房地产业将进入触底拐点阶段,楼市“量价齐升”不会一直维持,随着调控与成交量的变化而波动。今年上半年之后,市场已调整到成交活跃层面。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严的背景下,下阶段调控政策仍将以“稳”为主,中央房地产调控效果非常显著。从目前情况来看,调控加码和加大政策调整力度并不现实,未来的调控政策依然是保持既有政策执行,对有执行偏差的政策实施整改。在此基础上,下半年楼市整体将保持稳定,防止房价反弹的同时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因此,今年房价不存在报复性暴涨或大幅度上涨反弹的现象。但是房价整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四个到明年房地产价格将维持5%-10%上涨的上下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