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泛滥误导市场主体


补贴泛滥误导市场主体
 
如果撇开一般民营企业不谈,中国经济说到底是“补贴经济”,补贴出口,补贴高新技术企业,补贴龙头企业,补贴总部经济等等等。
地方政府追求GDP数字上的增长、追求政绩、追求招商引资奖励,可以说,不择手段。许多地方的GDP增长,说到底是“GDP数字上的搬家”,完全没有的增长,也说成是增长。
而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就跟地方政府搞“博弈”,争取获得补贴等好处(如免费土地、现金补贴、免税等)。
比方说,我们在过去几年,就见证过地方政府在光伏太阳能方面所犯下的罪行: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扭曲性激励导致了光伏产业的过度投资,光伏产业的投资“狂潮”的确是在某些地方政府的错误的刺激信号之下形成的。
再说某些行业的所谓龙头企业,地方政府以增加就业的名义招商引资,出让土地、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投资,搞“三免两减”税收优惠,其实都是在出让纳税人的“福利”,换取无效的投资,甚至制造污染。除了给官员脸上贴金之外,对地方经济发展没有产生任何积极作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作用时完成了大多数人的福利向少数人的财富的转移。
在全球化时代,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来争取市场,取得竞争优势,而单纯依赖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搞起来的经济,迟早会败得很惨。珠三角的某些行业全军覆没就是例证。
 
只要补贴泛滥现象存在,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正常培育起来,官商勾结、腐败也将继续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