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干
据说,现在的工作被分成了“会干”和“不会干”两种。同样是干工作,可有的只能得到群众的好评,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受到群众好评的,得到的顶多只是继续为老百姓造福的资格,而得到领导赏识的才能获得更多提拔晋升的机会。何以如此?最近,我从一个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专家那里领略了一二,现不妨来个现趸现卖。
什么叫“会干”?
首先,要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干的一定要干,而且一定要不惧怕任何困难,敢于排除任何阻力,一干到底,干出成效。该干什么呢?这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概括地说,领导想干的,领导喜欢的,能给领导脸上增光添彩的,就都在“该干”之列。
其次,在成败责任的归属上一定要得体。干好了,干出成绩了,在总结工作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强调“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某某领导同志的具体关怀下”之类的不可或缺的语言。当然,更不要忘了因事及人,适时地带上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赏识,从而让下属们知道自己在上级领导者心目中的位置。如果是干砸了,或者在干的过程中群众有不同意见了,尽可能地加以回避,权当没有过这件事。实在绕不过去了,就要特别强调这项工作是一个创举,具有开拓性质,难度有多么大,能够干到这种程度是如何地不容易、不简单,尽管没有干成,但在工作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一直关注这件事的上级领导是多么高兴。如此这般,坏事自然也就变成了“好事”。
再次,要善于将“说”变成“干”。其实,许多成绩不一定是用手干出来的,而是靠嘴说出来的。干就是说,说也是干,这才叫能耐。事情干得“八”字还没一撇呢,嘴上已经吹出了十分的成绩。明明充其量不过是挖了一个鱼池,却硬要说成是修了一座水库;分明只是培了个田埂,却要说成是垒了一座大坝。不但会将一分成绩说成三分,还要能够把自己这点儿成绩讲得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不然,怎么能叫“会干”呢!
知道了什么叫“会干”,“不会干”也就不言而喻了。概括地说,至少有以下四条:一是不管领导喜欢不喜欢的“蛮干”,二是不考虑易不易出政绩的“瞎干”,三是只能让老百姓得到好处自己却捞不着包括提升在内的任何好处的“白干”,四是不能给领导的政绩添砖加瓦、反因偶尔的失误让领导为难的“干了不如不干”。诸如此类,都属于“不会干”之类。
“会干”的,不但干出了成绩,干成了“能干”的名声,还干出了领导的赏识,更干出了仕途得意、飞黄腾达的结果。但老百姓休想从他干的这一切中得到任何好处。
“不会干”的,尽管“干活”是把好手,却总是干不到点子上,让领导不满意,因而职务也就老是原地踏步,得不到“进步”。但有一条:老百姓可从他身上得到了实惠。
于是乎,便有一个声音在问:到底什么是“会干”,什么是“不会干”,难道群众和领导各有一条标准吗?即便有两条标准,难道就该以领导的为准吗?再说了,与群众的利益相对立的领导又是些什么领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