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福洪
2012年7月21日午后至晚11时,北京暴雨,死37人。逝者中溺水死亡25人,房屋倒塌致死6人,雷击致死1人,触电死亡5人。目前,死者已有22人确定身份,其余15人正在确认中。死者中有北京市公安局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房山区韩村河镇副镇长高大辉、密云县大城子镇镇长李建民因公殉职。(人民网)
首善之区,一场大雨,夺走了三十七条人命。这不是突发事件,事先,是有气象预报的。就算是六十年一遇,降雨量,事先应该是知道的。降雨引发对排水能力质疑,排水集团负责人称,全市有78个下凹式立交桥,一半设计标准是应对30毫米降雨,前日降雨达200多毫米。故宫和北海团城排水系统已近600年了,但从不积水。青岛雨水系统为德国人设计,标准也比北京高;与南方城市比,那更是差的远。
从北京城这次大雨引起作者的思考,连想近一个多月来的观察与审视,我发现,北京实际是中国最落后的特大城市,整体上处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改革开放还处于原始状态,尤其是人的思想与市场的发达程度。
我的结论是:北京人基本没有现代化,北京现在已经现代化了的人群是外来的、大多数没有北京户籍的、80后的大学毕业生们。
其落后的表象主要表现在:
从自然条件看,人的生存状态落后:
1、北京人从外表看,穿着不修边幅,邋遢。
2、北京市公共场地的卫生基本是人工打扫。
3、垃圾处理仍然原始,分类和处理都落后。
4、房屋都是不通风、不透光、厕所无窗户。
5、蔬菜都是大棚生产,饮水和空气质量差。
6、城市被车挤满,人在汽车与水泥夹缝中。
从市场条件看,经济不是市场经济:
1、蔬菜集市少,座班车买菜,且一口价,一元进三元卖,北京人不卖菜。
2、市场没有满足需求的供给项目,地摊、车摊、三轮、烧烤等也有钱赚。
3、市场管理落后,城管等执法就是拿着电棍、木棍打,驱逐与强行抓扣。
4、管理就是收费,政府无事不管,无事不收费,管理就是强制惩处罚没。
5、医托、车票托、站队托等,无事无托,市场化的出租车的也很难乘上。
6、所有企业都有官方背景,纯民营企业也有一两个官员亲属挂名拿钱的。
从基础建设看,没有现代思想意识:
1、城市交通没有形成无缝连接,航空、公路、铁路、地铁、公交、出租各行其是。
2、医院、学校、幼儿园、菜市场、银行、商店、公园等生活设施网点看不出有序。
3、人口量与交通无科学可言,规划落后,城区没有贯穿全境20-30车道宽的通道。
4、整个北京市人口只进不出,诸侯经济模式突出,独享国家总部资源,桃园孤岛。
5、市场机制实现的是市场负面效应,高房价、高生活成本排斥创新、先进生产力。
6、政府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无处不在,居民主观作用没有发挥,社会自治能力低。
如果要继续数下去,可以列举出更多。这里,只是一个外来者的视角,用市场经济和现代观念审读北京的结果,虽然不尽正确,但说出了北京的症结所在。在着手构思本文前,作者与北京居民作了深入的交谈,许多观点得到对方的赞同。说实话,如果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眼光看,北京的确不够现代,如果用国际眼光看,更是差之千里。
本文没有指责北京、批评任何人的动机,只是出于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对自己的首都北京的挚爱出发,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主要目的是想让我们的首都早日现代化、早日国际化。让13.4亿中国人,一到北京,就感到震撼----“原来现代化是这样啊!”而不仅仅是对几百年前的建筑-----“原来皇帝住的地方是这样啊!”
现代的北京要现代,现代是科学,而不是权力与权利。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共和国的公民,只对权力与权利感兴趣,而不是对科学文化知识、职业道德,以及先进理念下的建筑、管理、人品与宜居、良善的社会环境感兴趣,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然走向歧途。
2012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