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副部长称,“《金瓶梅》自诞生之日起,就毁誉聚于一身,因为书中有百余处近两万字的性描写,或者说是与人物命运紧密关联的性故事,一直被列为禁书,所以看过的人不多。”或许正是由于“看过的人不多”,作为“金学”研究专家的陈副部长才从不同角度对其作了多种解读,并试图通过劝道民众精读《金瓶梅》,从而达到远离酒色财气的目的。笔者以为,陈部长的逻辑大抵如此。
然而事实真的会如陈副部长所期望的那样吗?国人果真能在对《金瓶梅》的精读与把玩中,品尝出“经济味”、“道德味”、“哲学味”而不是血脉贲张、而不会淋漓尽致地“放纵”一回吗?加拿大广播公司曾经推出了一个专题纪录片,叫《中国的性革命》,该片说 “中国正在悄悄地经历一场性革命,仿佛一夜之间,中国人的性意识迅速觉醒了,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在谈论着与性有关的话题”。“中国的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已经变成了追寻肉欲、讲究享乐的温床,这与上个世纪60年代的西方没什么区别”。当看到外国人这样评价中国的时候,我们极可能会雷霆大怒甚而进行谴责与抵制,但当我们看到“暑假成流产假”、“15岁少年嫖38岁小姐”、“女大学生周末当二奶”、“初中生轮奸小学生”等等事件屡屡上演的时候,我们还会相信中国已经“文明”到了非读《金瓶梅》不可的地步吗?
再来看一下建国以来的落马贪官。他们在贪钱、贪权、贪名的同时,没有哪一个不喜欢将目光瞪住女人的下半身不放的,也没有哪一个不在女人的下半身上煞废苦功的。他们用“性”字搞乱了官场,用“色”字弄脏了官场,用“欲”字污染了官场。他们一个比一个放浪形骸,一个比一个令人不齿!于是乎,贪官必“色”,就成为了一个无须质疑的真理,更有甚者包完二奶包三奶,干了少女干幼女……试问,既然作为社会的精英、人民的公仆都尚未能从《金瓶梅》“经济味”、“道德味”、“哲学味”,而普通群众又何以能够读出独特见解与滋味?
鲁迅曾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个人读什么书,首先反映出他兴奋点在哪里,同时也折射出他的人品、道德情操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毛泽东的眼里,《金瓶梅》是一部“明朝的真正的历史。”在陈副部长的眼里,《金瓶梅》是在告诫人们远离“酒色财气”。但设若指望所有的人都能向他们一样从《金瓶梅》中读出“三个代表”, 这显然是太过于天真、太过于荒诞了。
用一丝不挂的裸体来教导孩子们远离裸体是荒唐的,用乱七八糟的“春宫图”来引导社会远离淫乱是虚妄的。所以,在整个社会都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劝道全民细读《金瓶梅》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宣传部门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研究和改进群众思想教育、规划部署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职责。我们在庆幸陈副部长没有从《金瓶梅》中读出“异味”的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领导不要将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人,更不要一时冲动就搞什么“全民动员”!
(李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