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钢筋机械连接市场的国内发展现状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在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面世以来,以其性能良好、质量稳定、施工方便、能够大量节约钢材、缩短施工周期、适用于各种强度级别、各种规格(¢12-50mm)的钢筋,受到设计、施工、建设方的普遍欢迎,十余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在国内已经得到非常普遍的应用。接头的年使用量已突破10亿件,年均产值已超过50亿元,钢材的年消耗量达数十万吨。
钢筋机械接头除应用于建筑外,在水电、桥梁、隧道、核电站、港口、铁路、特种结构等许多领域得到推广。目前,中国的产品还大量出口到东南亚、北非、中东、南美等海外市场。
在我国,长期以来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差,许多技术虽已获得了国家专利权,但由于技术简单,容易模仿学习,加之市场利益的驱动以及进入该行业的门槛低等种种原因,使行业内的企业从80年代的几家发展到目前大大小小约有上千家。目前,市场上的专业公司有合法注册的国企、民企、私企,也有农村一家一户的单干户,产品良莠不齐、价格恶性竞争,造成产品的质量隐患突出,严重危及到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 国内接头市场存在的主要质量隐患
目前,我们了解的工程中的接头质量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但这不是全部)。
1、产品无序竞争。连接套筒尺寸大多按照行业标准的要求设计、制造,但也有许多企业或个人,为了降低成本将尺寸减小,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2、采用质量无保障但价格便宜的材料,或使用一些其它废弃的材料来制造套筒,根本无法保证材料的力学性能;
3、注册企业与个人、家庭作坊竞争,前者要照章纳税,而后者不需缴税,一旦出现问题,后者谈不上对工程所应承担的质量责任;
4、许多企业为规避所生产套筒的的质量缺陷,专门给工程项目提供专供检验用的套筒,现场连接质量与现场检验的试件存在两张皮,弄虚作假;
5、使用假资质。有些接头供应商为了降低成本或难以通过接头的型式检验,自己不按行业标准的要求完成产品的型式检验,给项目提供他人的资质或索性提供作假的资质证明。项目也是为了追求最低价格,即使知道作假也默认,给工程造成很大质量隐患;
6、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许多企业生产的套筒“零废品率”。企业无产品检验环节,无检验工具,无套筒质量标准,也不知产品质量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不论产品质量如何全部出厂,几乎不存在废品;
7、接头的套筒与钢筋螺纹丝头尺寸不匹配。许多制造套筒的企业不提供现场钢筋螺纹丝头的加工或服务,至于套筒与丝头连接后的接头质量如何,他们根本不关心,认为是否尺寸匹配与自己无关。另一方面,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成本低,从A家购进现场钢筋螺纹加工用的设备、刀具,从B家买进套筒,能否尺寸匹配他们不懂,现场抽检接头时,专门再特殊加工并采用质量有保证的厂家的套筒或让该厂家制作接头试件;
8、工程项目实际使用的套筒与备案的供应商不一致。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时选用有资质、质量有保障的接头供应商,一旦项目顺利开工并实施一段后,项目又从其他没有资质的企业购买质量没有保障但价格便宜的套筒,待抽检时,试件再使用有资质的企业的套筒,弄虚作假;
9、
10、
以上仅是市场上存在的质量隐患的一部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是我们的行业相关标准存在缺陷、不完善,而是:1)部分制造与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没有很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2)工程中的产品抽检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所要求的“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执行;3)行业缺乏第三方的持续专业的检查、监督;4)缺乏行业的规范与引导;5)缺乏行业与市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