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防止钓鱼岛成为日本第三次终止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导火索


柴福洪
 
中、日两国是近邻,一衣带水。民间还认为日本国民是中国秦朝800童男童女之后裔。但近100多年来,日本通过战争,两次成功地终止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并使中国走向赤贫,他自己却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成为发达国家。
 
一、第一次终止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是甲午海上战争
1840年,中国在西方“船坚炮利”之下被迫打开国门,清朝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了振兴图强,向外国学习,建立枪械厂、购置军舰、建立船坞,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兴办现代教育,这就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是中国迈入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学习西方成为中国社会的首次冲击,是引导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进步的主流。从40年代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到60年代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技术“自强”“求富”,不仅是内容上的进步;从中央到地方实权派代表人物,既提倡学习西学,又动手操办,影响力大大超过林则徐,“洋务”一词取代“夷务”即足以表明清政府观念转变(尽管是被迫的),而且后来洋务派所谓“中体西用”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了清朝政府,成为冲破封建闭关锁国思想的有效武器;再,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并不是资本主义工业,但是,客观上冲击了中国封建主义束缚,加速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同时,部分民用工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抵制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轮船招商局为例,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时仅轮船3艘,1877年扩充到12艘,后来又购买美国轮船18艘,建成中国近代第一个轮船航运公司,据薛福成《筹洋刍议》中估计,轮船招商局成立六、七年来,收入运费大约2000万两,将中国航运业利权收回约五分之三。所以,洋务运动在主观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改革,确在客观上适应了社会进步。
 
洋务运动的成功之处还主要体现在教育的成就上。从1862年总理衙门办同文馆开始,近代学校在中国陆续诞生,培养外语、科技人才;突破传统的四书五经范围与科举考试模式,以语言、科学为主要课程;1872年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其中有詹天佑,1876年起派学生出国学习造船和驾驶,涌现了严复、刘步蟾、林永升等杰出人才,这些留学生不仅努力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且留心考查西方社会,回国后努力介绍西学。洋务运动对教育近代化的贡献当然地也促进西学对中国传统的、落后的文化的宣战,有利于中国人、特别是政府官僚克服盲目自大心态、承认现实。
 
最后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为标志,中国战败,洋务运动失败。但他毕竟是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一次尝试,同时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
 
二、第二次终止中国现代化进程是1931-1945年陆上侵华战争
甲午战后,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和《通商行船条约》,强占台湾省、攫取巨额战争赔款、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将朝鲜变成其殖民地,获取了一系列侵略权益,快速积聚了巨额资本。利用战争赔款加速完成了产业革命,大大加快了现代化进程,其政治经济力量也随之迅速膨胀,为进一步对外扩张、掠夺财富奠定了基础,对华战争的利润对于日本现代化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代化再次引起了日本的不满,先是1931年发动9.18事变,成立伪满洲国,使东北沦陷,又策动华北自治运动,成立冀东伪政权,还成立伪蒙疆自治政府等等,企图依靠分裂手段削弱中国。1937年,看到还不能从根本上阻止中国现代化进程,便迫不急待的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用战争手段粗暴打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8年的焦土抗战,中国虽然惨胜,但失去了外蒙和琉球,损失5千万人口,损失财产6500亿美元以上,本已贫弱的中国更加一穷二白,走向赤贫阶段。
 
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如果说甲午海上战争已经表明日本的侵略,终止了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程,那么,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大陆发起的全面侵略战争,则完全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0年里,中国现代化工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6%,而且这种增长突出地表现在基础工业上,1936年资本主义生产已占工业总产值的65%,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4.48%。假设没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工业化步伐必将大大加快。这种假设虽然已经无法得到历史的验证,但正如毛泽东所说:没有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始于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这都是有事实为根据,因而也是合乎逻辑的假设。
 
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第二次彻底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先是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使中国丧失了1/3的森林、铁矿和煤矿;4/10的铁路;7/10的大豆产量;2/5的出口贸易;以及93%的石油;55%的黄金。另据统计,至1932年底,中国政府在东北的损失达178亿元,加上私人损失,不下200亿元。在全面侵华的8年间,日本占领了中国城市总数的47%以上,其中包括大城市的80%以上。这些城市聚集着中国几乎全部的现代化工业。这些工业,有的直接损毁于炮火之中,有的因战争而失去运转的条件导致关闭,有的被迫内迁损毁于途中。在沦陷区,日军不仅任意掠夺公私财产,还截留税收,把持金融,并建立起依附于日本的以掠夺中国资源财富为目标的殖民地经济体系。据1995年中国政府公布的数字,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直接财产损失是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是5000亿美元。对于一个本来就十分贫穷的中国来说,上述战争损失不仅使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难以为继,还足以使它的经济全面崩溃。
 
从1931年到1945年,是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展开了人类史上最凶残的屠杀,对中国的物质财富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与破坏,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罕见的摧残与毁灭。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研究所卡修跃博士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与破坏是多方面的。
 
一是人口损失:残害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日军不仅在战场上给中国抗战官兵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也使无数无辜的中国平民成为冤魂。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起海滨,西到重庆,日军铁蹄所至,生灵涂炭;屠刀所向,尸骨成山。从1937年到1945年的8年间,日军在中国制造了数万起杀害中国平民的血案,其中较大规模的杀人血案不下4000起,遇难的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
 
侵华日军在中国犯工会日暴行,在地域分布上极其广泛,几乎占中国2/3和国土;在时间持续上极其久长,几乎涵盖了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开始直其败亡的14年。
 
在对中国人民实施的残杀暴行中,日军用尽了能够了想象出来的所有残忍的手段。日军对中国人民所采取的残杀手段,多达25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为人类理性所无法想象。“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手段,大多数也用在中国妇女和儿童的身上。”
 
二是财产损失:间接损失至少有5000亿美元。“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财产损失,数目同样是巨大的惊人的。”战争期间,日军所到之处,疯狂地掠夺公私财产,破坏文化遗产,开采矿藏森林资源,发行伪钞,焚毁炸毁军民用设施,中华民族的物质精华,几被侵者洗劫一空。
 
数年来一直进行抗战时期中国损失问题研究的专家认为,当时中国只有西藏、新疆两个省级行政区末直接受到战祸摧残,其余省份曾全部或部分的沦陷,或局部成为战区,许多城市、乡镇遭日军飞机狂轰滥炸。
 
整个战争期间,中国遭受的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间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
 
当然,由于战争状态下的局限,抗战损失调查不论从时间的完整上,还是从空间的覆盖上,都极不完全,”“日本侵略战争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社会物质财富的破坏与毁灭,几乎不可能寻出准确的答案。
 
日本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的伤害,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严重阻碍,需要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
 
三是社会进步:延缓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它严重破坏了中国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给中国造成巨大的物质、文化财产损失,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严重滞碍作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遭受损失最惨重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为了这场战争,付出过像中国这样惨重的牺牲与代价。
 
战后中国政府迫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出于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美好愿望,放弃了战争损失赔偿要求。
 
但是,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损失赔偿要求,并不意味对我们民族所曾受到灾难与损失遗忘。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日本军队当年在中国犯下的战争罪恶与反人道暴行。
 
事实摆在眼前,这是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的XX(我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这段沉痛历史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害。
 
三、钓鱼岛可能就是日本第三次终止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机会
1、钓鱼岛历史上本是中国领土
中国有关钓鱼岛的最早文献出自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称该岛为“钓鱼屿”。其后文献及官方舆图亦采用“钓鱼屿”名称,见诸如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第十一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之《筹海图编》、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钦命绘制之《坤舆全图》(《坤舆全图》使用闽南语发音,称为“好鱼须”[Hao-yu-su],即“钓鱼屿”)。台湾沿用“钓鱼台”名称至今。大陆现代则称该岛为“钓鱼岛”,有时也用“钓鱼台”的名称。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即甲午战争前一年,慈禧太后下诏将钓鱼台岛赏给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作采药用地,诏书中写道:“盛宣怀所进药丸甚有效验。据奏,原料药材采自台湾海外钓鱼台小岛。灵药产于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该卿家世设药局,施诊给药,救济贫病,殊堪嘉许。即将钓鱼台、黄尾屿、赤屿三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供采药之用。”
 
2、钓鱼岛的地理位置
钓鱼岛位于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处。离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东偏南约385公里(208海里)处。日本冲绳那霸空港西偏南约417公里(225海里)处。钓鱼岛呈番薯形,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面积约4.3平方公里。地势北部较平坦,南部陡峭,中央山脉横贯东西;最高山峰海拔362米,位于中部;其它尚有高程320米、258米、242米的山峰若干,及4条主要溪流。位于东海大陆架上。而日本冲绳琉球群岛则是大陆架之外的火山岛,并且琉球群岛处于东海大陆架上。钓鱼台列岛实为台湾大屯山之延伸,故依据1960年生效的大陆架公约观点,钓鱼台列岛理应为台湾岛的一部分。 
 
3、钓鱼岛主权甲午战争后的变迁
在19世纪末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1884年日本那霸居民古贺首次登上钓鱼岛采集羽毛和捕捞周围海产物。他随后提出开拓钓鱼岛的请愿还被冲绳县知事拒绝。1885年后,冲绳县知事多次上书日本政府,要求将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归其管辖,日本官方都顾及中国清朝政府对这些岛屿的主权主张而没作答复。   
 
但是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而攫取了台湾及附属各岛屿。并在签订前的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   
 
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各种国际文件均明确指出,台湾及其周围岛屿归中国所有。其中日本政府却将附属于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等岛屿以归冲绳县管辖为借口由美军占领,并私自交给了美国托管。由于琉球群岛(冲绳)被美国托管,因此钓鱼岛也成了美军“靶场”。   
 
但1951年9月8日,日本却同美国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正式名称为《日本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安全保障条约》,又叫《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并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对此,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声明,指出旧金山和约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对日单独和约,不仅不是全面的和约,而且完全不是真正的和约。中国政府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60年代末,联合国一委员会宣布该岛附近可能蕴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后,日方立即单方面采取行动,先是由多家石油公司前往勘探,接着又将巡防船开去,擅自将岛上原有的标明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标记毁掉,换上了标明这些岛屿属于日本冲绳县的界碑,并给钓鱼岛列岛的8个岛屿规定了日本自己名字。   
 
1971年6月17日,日美两国在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私相授受,把钓鱼岛等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这一交易遭到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我国外交部于1971年12月30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日两国政府公然把我钓鱼诸岛划入“归还领域”,严正指出“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明目张胆的侵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台湾爱国青年及海外华人由此还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迫于舆论,美国宣布,只向日本移交钓鱼岛之行政管辖权,与主权无关。其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归还冲绳的施政权,对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不发生任何影响”。 
 
1972年中日两国在恢复邦交的谈判中,双方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同意将钓鱼岛列岛归属问题挂起并留待以后条件成熟时解决。可是,当1978年中日谈判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日本一些敌视中国的国会议员提出要中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列岛拥有主权。日本政府顺应右派要求,出动巡逻艇和飞机对中国在钓鱼岛列岛海域作业的渔民进行监视。翌年5月,日本政府用巡视船将人员和器材运到钓鱼岛,并在那里修建了直升机场,还向那里派出调查团和测量船。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局势和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日本再次将手伸向钓鱼岛。1990年10月,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经政府允许,在钓鱼岛列岛的一个岛屿上修建了灯塔。日方还出动12艘船只和两架直升机阻扰台湾渔船接近钓鱼岛列岛。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列岛的北小岛设置了一座灯塔,企图使灯塔列于海图以便让国际社会承认钓鱼岛是日本领土。8月18日,日本右翼分子又在钓鱼岛上竖起绘有“太阳旗”和纪念死者字样的木牌。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上进行的这些活动都得到了日本政府的纵容和支持,而且政府要人与此相配合,称钓鱼岛就是日本领土,并要日本海上保安厅随时准备用武力排除“干扰”,特别是2010年9月7日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的发生,非法抓扣的15名中国船员。2012年4月27日,此前扬言要由东京都政府“买下”钓鱼岛的日本极右翼政客、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再次宣称,东京都政府从当天开始,发起为“购买”钓鱼岛的募捐活动。
 
鉴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不同主张,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不采取单方面行动,避免这一问题干扰两国关系大局的谅解。为什么这七个狭小的无人荒岛会引起日本政府的垂涎?问题出在石油上。根据联合国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的勘探结果,钓鱼台附近广大大陆棚海域可能储有大量石油。日本急迫需要石油,但本土不产一滴石油,全部依靠从国外特别从中东进口,所以现在一听说靠近日本国土的钓鱼台列屿一带有这么多的石油储藏,当然就要全力据为己有了,这让中国人认为:“他们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4、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起的购买钓鱼岛事件,一再挑衅。
 
●2012年4月16日下午,正在美国华盛顿访问的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于当地的一个研讨会上发表演讲称:“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他表示此计划已经获得钓鱼岛“土地拥有者”的同意。”
 
●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4月29日再放狂言,渲染“中国威胁”,称如果在钓鱼岛问题上软弱,日本终将成为中国五星红旗上的第六颗星。目前,由石原发起的购买钓鱼岛闹剧已经收到超过9亿5000万日元的捐款。
 
●据日本《朝日新闻》2012年6月11日报道,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6月8日表示,除了钓鱼岛本岛、北小岛、南小岛这3个原有的“购买”对象以外,他还打算购买黄尾屿(日方称久场岛)。黄尾屿的“所有权”归一名女性,其兄长是另外3座岛屿的“主人”。在6月8日的记者会上,石原称,“我不知道其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去说服彼此,但我认为应该可以一并购买。只剩一个岛归另一个人‘所有’的话会很麻烦。”6月11日,围绕购买钓鱼岛(日本名:尖阁诸岛)的问题,石原慎太郎出席了众议院决算行政监督委员会。他在会上再次表明了东京都的购买意向。在决算行政监督委员会上,针对收购后岛屿的建设问题,石原表示,“东京都将开展驱逐山羊、修正礁石等工作。无论‘所有权’归谁,国家都应该进行包括营建机场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日本东京保守派政治团体于2012年6月10日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举行钓鱼大赛,以显示日本对钓鱼岛所谓的“主权”。参赛者将于9日深夜从石垣岛搭乘15艘渔船前往钓鱼岛附近海域,预定10日上午抵达现场,垂钓金枪鱼等。届时,日本海上保安厅将派出多艘巡视船进行护航。
 
●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购岛”计划“如果得以实行,将给中日关系带来极为严重的危机”。有分析指出,丹羽是首位明确表示反对东京都“购买”钓鱼岛的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其影响或将扩大。丹羽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我们不能让至今为止几十年(改善日中关系)的努力化为泡影”。又据日本共同社201267日消息称,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8日上午在记者会上透露,日本驻中国大使丹羽宇一郎已在电话中就其发言反对东京都“购买”钓鱼岛一事进行了道歉。
 
5、日本右翼分子挑衅中国,其深层意图就是挑起中日矛盾,欲第三次阻止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日本右翼势力在中国经济发展总量再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本国近期20 年来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中国威胁论;加上2011年受到强烈地震、海啸、核事故三重打击之后,危机感十分强烈,出于妒忌心理驱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图同美国一起围堵中国,甚至联合印度与东亚东国家,实行群狼战术,防止中国快速发展与壮大。由此即可不难理解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行为的动机与深层目标——挑起中日第三次战争性矛盾,希望再次成功地阻止中国现代化进程
 
如何面对日右翼分子购买钓鱼岛等挑衅活动,对中国政府和中国国民情绪,是当前十分重大的问题。对待日本,中国国民心理上的新仇旧恨,没有一次彻底清算,很难平静下来。一般国民对日大多有三种处理方法:
 
一是采取强力手段以应对,不打则止,一打则必须彻底灭掉日本国力。除冲绳外,对日本本岛全面打击,甚至要考虑核打击,摧毁其一切人类劳动设备、设施与痕迹。
 
二是采取暂时不论主权,平分海权手段,钓鱼岛主权搁置,谁也不准上岛,并以钓鱼岛为界,暂时划分为岛东为日本,岛西为中国。
 

三是采取主权搁置,维持原状,互不挑衅。

中国政府如何拆解日本右翼势力的恶意行为,管理中日之间的矛盾不致恶化到要由战争解决问题的程度,尤其是要控制中国国民恨日、烦日、抗日的心理燥动,促成全社会的理性思考与动察日本右翼的恶毒动机,是我国政府必须有事先预警与舆论引导的大问题。

 

                                           2012年6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