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央视的主持人,加之博鳌亚洲论坛平台,在收入差距激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芮成钢的质疑或许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与共鸣。不过,这种质疑也会导致逻辑的偏差与观念混乱。
姚明的收入与谢正义的收入实乃风马牛不相及之事。芮成钢的质疑看似有理,实则荒谬;貌似犀利,实则可笑。
从成长机制上看,姚明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谢正义是政府任命的产物;从能力水平上看,姚明是公认的世界顶级的篮球巨星,谢正义是上级政府部门认可的地方政府官员;从收入来源上看,姚明的收入来自市场定价,是一种自愿交易,最终由消费者买单,谢正义的收入源自政府税收,是一种强制行为,终究要纳税人付费;从收入构成上看,姚明的收入是显性的,是完全货币化的,谢正义的收入是隐性的,部分货币化的。
芮成钢将运动员姚明的收入与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的收入相比,意欲何为?若意在抱怨市委书记收入太少,为何招收公务员考试的国考年年人满为患?官员收入看起来少是因为福利太高、灰色收入太多,货币化而不是福利化、预算制而不是报销制会让他们的收入大增。若意在对姚明的收入羡慕嫉妒恨,莫非在指责市场不该造就这位体育天才?
考虑到能力、机遇等不确定性因素,即便在官员之间、运动员之间的收入比较或许也勉为其难。财富的来源远比财富的结果重要,机会的平等而不是结果的平均才是公平的真谛。姚明与谢正义到底谁的收入多,恐怕有待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