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淫:禁卖还是准卖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夙生律师事务所主任迟夙生关于卖淫合法化的提案再次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事实上,迟夙生代表从2003年起已经连续9年倡议卖淫合法化。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国家对于卖淫嫖娼的态度很明确,历来都是严厉打击、毫不留情。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改革开放的程度越高,卖淫嫖娼的现象也就越多。我们有理由问:严打为什么没有有效地打击卖淫嫖娼?治理卖淫嫖娼更为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我们可以用经济学最基本的供求理论来破译卖淫嫖娼问题。从供求的角度看,解决卖淫嫖娼问题有三项措施:减少供给、降低需求与扩大供给。

减少供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严打”、“扫黄”。在卖淫非法的条件下,“严打”、“扫黄”也就天经地义地成了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不过,从实践上看,卖淫嫖娼并没有被赶尽杀绝,似乎大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严打打不尽,过后又重生之势。从逻辑上讲,严打才会带来很多问题:第一,严打需要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等资源投入,甚至是流血牺牲;第二,严打加剧了卖淫嫖娼的供求矛盾,“物以稀为贵”,在利益驱动下,卖淫者会铤而走险;第三,严打会增加嫖娼者的成本,诱发新的社会问题;第四,非法、严打会加剧、掩盖性病问题,加速性病的传染,不利于性病的防治;第五,非法、严打会产生法律的灰色地带,滋生腐败问题。

降低需求就是我们常讲的上的“说服教育”、“洁身自好”。不过,卖淫嫖娼只要不是团伙的有组织的强迫行为,而是你情我愿的交易行为,需求就很难降低,而且卖淫嫖娼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素质问题。不是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身居要职的高素质人才也在包养情人吗?更何况,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重男轻女观念与拜金主义情结正在大大恶化社会矛盾,性犯罪的不断提升,值得深思。

扩大供给就是迟夙生提出的卖淫合法化建议,通俗地讲就是设立“红灯区”。由于合法化是与严打完全相反的措施,卖淫合法化就可以解决严打带来的诸多问题:第一,节约资源、增加税收;第二,缓解供求矛盾,消灭超额利润,通过经济杠杆,达到最终减少卖淫嫖娼行为的目的;第三,有利于防止性病传染带来的社会问题;第四,清除法律的灰色地带,从制度上消灭腐败问题;第五,减少性犯罪行为,缓解社会矛盾。

承认事实、规范秩序是加强管理的前提。合法化不是鼓励卖淫嫖娼,而是变堵为疏,合法化不会催生卖淫嫖娼,而会最终减少卖淫嫖娼。如果我们姑且避开情绪化、政治化,从经济学的角度诠释卖淫合法化,思考迟夙生代表的提案,就会得到不同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