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矣


  子张说:“子文(也是楚国著名的贤相,具体事迹见于《左传》)三次为相,并没有面露喜色”。这已经很不易了,扪心自问,谁能任此高官而不喜呢? 而子文并未因之而喜,足见其看到的并非权力和富贵,而看到的是为相的责任。看来贤相之名也非虚也。

  而子文更为可贵之处尚不仅于此。三次罢相,没有气愤和怨恨的颜色。这真的更不容易。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台之前所谓的“五十九岁现象”,有多少人还不是倒在这里呢?而能做到无怨,已经非常人所及了。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子文还能站好最后一班岗,不留烂摊子给接位者,把最后的工作交待好。那真的应该用徫大来形容了,看看阿扁是如何和小九交班的?!也就知道这有多么的不易了,不论怎样也是值得表扬的。所以子张要问:“怎么样?”

  孔子的答案又是那样简单:“忠矣!”,孔子说这个人算是够得上“忠”了。“忠”既指的忠于其君,同样也是忠于其位。应该说孔子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这样的官员,放在哪里都是个优秀的劳模。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