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武汉“布衣”当“参事”叫好
(原载黄冈日报2012年5月18日)
日前,武汉市从普通市民中“海选”了3 名“布衣”当“参事”,建言可直通市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友纷纷跟帖参入讨论。
之所以有人对“布衣”当“参事“感到奇怪,用异样的眼光看待,那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定式出了问题。长期以来,“参事”实际上成了专家学者的代名词,我们很多决策程序,如评审会、论证会、听证会,多半采取专家加领导的决策模式。
布衣者,平民百姓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我党的群众路线,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武汉市让“布衣”当“参事”,是一种社会进步。
“ 布衣”当“ 参事”能体现决策的广泛参与性。专家学者参事过多,容易把握宏观上的“ 大事”,却容易忽视对民生“ 小事”的关注。“ 布衣参事”代表一个群体的利益,“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从普通市民中选聘政府参事的确是“ 接地气”,还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