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在独裁专制的社会中,一切社会政治都像是在一个暗箱之中,由少数人、乃至一个人操作,这就造成了以言为法,甚至朝令夕改,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被剥夺,一切只有俯首听命历史状态。这样的社会政治,自然也就是非常黑暗的了。

  孔子生于距今二千五百年前,郭沫若是为当代史学家,孔子说五帝时代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夏、商、周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制度;郭沫若说五帝时代是“民主主义”社会制度,称夏、商、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之黑暗时代”。这两位对历史评价的一致性,都是基于历史事实。

  老子则是明确反对黄帝明民而治思想,主张愚民而治的: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他认为“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⑤由此,老子又言,“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

  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