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利国家与人口老龄化


高福利国家与人口老龄化
陆善民
 
关键字:高福利,人口老龄化,瑞典,退休金制度
前不久,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表示,瑞典是一个高福利国家,除非瑞典民众愿意延长工作年限,一直工作到75岁才退休,否则随着人口老龄化,瑞典的退休金制度是不可持续的。
难道高福利和退休金制度的不可持续性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以下就此问题作一简单分析。
赖因费尔特首相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四个经济学问题。第一,如何定义高福利国家;第二,高福利国家一定是人口老龄化社会;第三,人口老龄化是否一定导致延长工作年限;第四,针对高福利国家,如何建立可持续的退休金制度。
首先,赖因费尔特首相说瑞典是一个高福利国家。关于这一点,笔者没有异议。不过,确切地讲,应该说瑞典是一个全民高福利的国家。就以瑞典为例,全民高福利国家的标准中必须具备两条最基本的必要条件: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2万美元,基尼系数在0.33附近。第一条是讲物质基础,第二条是讲人们的私有观念相对弱化,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和谐。物质基础无疑是必要的,没有丰富的实物消费品供给,谈何高福利。第二条基尼系数指标也是必要的。有的国家,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2万美元,但是基尼系数在0.4以上,贫富差距比较大。这是一个少数人享受高福利的社会。即使人均国民收入低于1.2万美元,也可以保证少数人享受高福利待遇。这样的国家不应当称作高福利国家,最好称作畸形高福利国家。据媒体报道,有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洗碗女工,眼看着酒店每天把顾客剩下的鸡鸭鱼肉当垃圾倒掉,想从中捡点给上学的儿子补补身体。还有一位名人,在广播电台作慈善宣传,号召大家给山区小学生加个菜。以上例子可能属于个案。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很高,那问题可能就严重了。所以,高福利国家分两类,一类是全民高福利国家,另一种是畸形高福利国家,两者以基尼系数作区别。作为标准,取前者,作为奋斗目标。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学命题:高福利国家一定是一个人口老龄化社会。因为高福利国家的国民,在工作、收入、教育、医疗、养老等等各方面都有保障,心情愉快,社会和谐,国民的期望寿命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高。所以,高福利国家肯定是人口老龄化的国家。例如,如果把60岁以上老年人称作老年人口,期望寿命70岁,则老年人口占比大约是14%;如果期望寿命是75岁,则老年人口占比大约等于20%。可以确定一个指标,例如20%。如果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0%,则这样的人类社会就称作老龄化社会。穷国、畸形高福利国家不大可能是老龄化社会。为什么?因为在这类国家里,富人虽然长寿可能性大,但是穷人寿命短;另外,富人容易遭受穷人袭击,两败俱伤,短了阳寿。归纳起来,命题“高福利国家是人口老龄化社会”成立的概率很高。
第三个问题:人口老龄化社会是否一定要延长工作年限?笔者的回答是不一定。一个人,不管你工作还是不工作,生活消费是差不多的。例如,一位65岁的老人,他工作,每天要消耗粮食肉蛋,退休不工作,还是要消费那么多消费品。劳动生产率比较高,人均国民收入高,完全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劳动生产率愈高,劳动时间应该越来越短。新近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意大利的失业率达到百分之十几,年轻人的失业率是百分之三十一。西班牙的失业率达到百分之二十几,年轻人的失业率达到百分之四十。这说明年轻人的工作岗位被老年人占有了。相当于把一个人的退休生活分成了两段,一段在老年时候,另外一段是在年轻时候度过的。这有什么必要么。
实际上,较早退休对许多劳动者延年益寿是有补益的。例如,有的工人三班倒,经常上夜班。这就违背了生物生存规律,长期下去,必然缩短阳寿。如果让这部分人群较早退休,让他们顺应天时,起居有常,肯定受到欢迎。对于从事有毒、有害、危险作业的劳动者,较早退休的好处就更不用说了。
最后讨论一下如何建立可持续的退休金制度。全民高福利国家(或者地区)可持续的退休金制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实事求是、自己养活自己。对国家整体而言,实事求是指人均国民收入达到标准(比如1.2万美元),基尼系数接近0.33。生产力水平达不到标准就搞全民高福利、吃饭不要钱、看病不要钱肯定行不通。对于正常人来说,自己养活自己是指退休金的来源只能是自己年轻的时候积存的养老保险金。不能指望年轻人来养活自己,更不能靠举债搞高福利。中国有句俗话:六十不借。人过了六十,人家就不借钱给你了。                                                                                                                                                            个人不能依赖举债,国家也一样。这方面,欧债危机是个教训。另外,征税和举债不同。瑞典人的税负很高,税负高不影响高福利,相反,有利于调节贫富差距。
综上所述,可持续的全民高福利退休金制度,是在足够高的生产力水平和人口素质的约束条件下实现的。(201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