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不关己的事情,才是成功者的标志吗?(2月20日)


中国越来越多地关心别人家的事情了。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随时发生的事情,似乎都跟中国有关。每次关心别人的事情,自家人总是会善意地诘问“那跟你有什么关系”。

甚至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对慈善与民生问题的关注,都会被认为是不关己的事情。因为慈善、民生、天灾人祸甚至国家大事,都显得距离自己如此遥远,即使是天气预报也会出现误差,在无法推却的事情来临的时候,即使是天气预报精确无误,即使下刀子都要前往的,这是提高个人信誉的核心。

国际化让世界变成地球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的透不过气来;都市化却让身边的面孔变得陌生,即使身边的人跌倒了,都不敢伸手搀扶;即使对门的家里死了人,都很有可能会等尸体腐烂恶臭之后才会被发现;泛商品化让人把所有的东西都拿来换钱,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却被廉价地出售给别人。

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小人总是很逍遥,君子则是那些伤不起却又是遍体鳞伤的人。善良被当作欺诈所利用的工具。

 

国际化的氛围下,我们总是习惯于横向比较。对比之下,难免自卑。

任何时候的横向比较总是会有自惭形秽之感,为什么别人生活得都那么政治民主,家庭浪漫、政府的人性化管理、人与人之间温馨而互助。

有了一定基础的人,不管那基础是名利还是钱财,知名度还是影响力,在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之后都会回归。那是对历史、对人性、对传统、对亲情、对责任的回归。

人们倾向于回归历史,用历史来证明自己的内涵也很厚重,但被谈论更多的通常也仅仅是在近代史,充其量在明朝之后的历史之中回顾;不管是借古喻今还是人心不古,莫不是酸酸的感慨。

对人性的回归,往往都是感慨人心被世俗化、庸俗化玷污。而未被玷污的部分是最为宝贵的。从丧失信仰而让自己追逐物质的丰厚,再到舍弃一切去追求信仰,而让自己心安。

对亲情的回归,更多的是经历了外面世界的无奈之后,被那些貌似廉价却又代价高昂的感情骗子,对自己的利益进行的相应掠夺。亲情会让自己得到安全感与信任感。当信任与安全在亲情之间都无法寻觅的时候,人也就失败到极点了。

对传统的回归,更多的是经历喧嚣与浮躁之后,沉淀了、反思了,对比了之后,变得成熟的标志。

对责任的回归,使得我们即使在内心再拒绝长大,人都是要长大的,在长大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难以逃避的责任,不管是对家族、对伴侣、对儿女还是对后代,甚至对于故乡的亲人们,那种责任感都是不能不去面对的。

 

名流与愤青之间只有一步之遥。看看博客与微博,那些成功人士的言论,那些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名流的言论,大体都是一些跟自己专业没什么关系的。

成功人士或者是晒生活账单与各种意识的流水账,或者是痛斥自己看不惯的现象。或者是为民请命,或者是振臂呼吁,针砭时弊。

人在未成功之前,总是有一种寄人篱下之感觉,似乎只有无奈地被选择的份,逆来顺受成为必然阶段。而有了一些成就之后,则可以扬眉吐气,对很多看不惯的事情,在批驳的时候也可以少一些节制。

其实自己所关注的更多的,不是跟自己没有什么关联的事情。似乎人所关注的离自己越是远,就证明自己越是成功。越是只关注自身利益的得失,就证明越是缺乏安全感和成就感。

所以,当成功人士都有成为愤青的倾向性的时候,我们又谈何稳健,有什么和谐可言?

 

在企业中立稳脚跟之后,员工就倾向于对自己职责之外的事情指手画脚;企业无生存之忧的时候,就倾向于指点整个行业的江山,或者关心相关领域的发展沿革、现状与未来的状况;在行业居于龙头位置的人,也会倾向于在具体的产业中,为自己的行业利益出头代言。

在自身和机构的经济有保障的前提下,人们就习惯于关注非经济领域的事情。比如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传统人文、甚至金融与宏观经济、政治与民主制度等方面,无所不包。甚至捐赠、慈善之类以财务输出而没有直接财务回报的事情,都会成为著名的企业家、明星与专家,甚至投资客挂在口头的那些人士的。

 

人都为自己设定了短期目标。人生目标如同丝线,牵引着人充分发挥进取心去努力。

人有余力考虑自己切身利益之外的事情,对貌似跟自己无关的人、事、信息与舆论有兴趣,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评论,这原本是使得庆幸的事情,说明民心尚未泯灭,还没有到不可救药的程度。

但说的多了,也往往会树敌过多,甚至自己在言论上有被封杀的危险,甚至自己的人身安全都会受到威胁。比如娱乐圈的宋祖德以及准学术界的“打假斗士”方舟子,虽然很多言论与做法为人不齿,但至少所说的那些话题,大体都是跟自己的本职工作没什么关联的。

 

人生的追求,就如进出当铺。被世俗忽悠得失去了方向感与主见,认为只要有钱就能拥有尊严,找到那种被尊重的感觉,就会把一切都插上草标出售,换回钱之后,却发现那些被典当的东西,才是更宝贵,更能给自己尊严的东西,不惜高价把那些东西赎回来。

稍微善良者总是会提醒“祸从口出”,另一类人会理性地说“拼命显示自己拥有什么的人,其展示的也恰恰是自己所欠缺的”。

当人在财务上富足了之后,就会发现那些曾经被拿去出卖并换回钱的东西,是自己更缺乏并且更宝贵的东西,所以就希望用更多的钱把那些东西“赎回来”。

 

贾春宝

2012220日星期一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