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上篇说到1987年10月底,我在西电任教的日子)
1987年11月1日 星期日
出于好奇或是不想让父母为难,我給报上的征婚姑娘写了封信。
看完电视播放的四级苏联故事片《战争与和平》,多么辉煌磅礴的作品呀,对战争场面、时代环境、人物性格和特定心理的精准刻画,太让我震撼了!回想一下我们那些表现战争年代的过家家似的太过幼稚的文学影视作品,我哑然失笑:我们那些披着红色外衣的虾兵蟹将,怎么能和人家文坛巨匠比呢?
1987年11月2日 星期一
我在院图书馆借了本大鹰的长篇纪实文学《志愿军战俘纪事》,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故事拍成影视剧,一定好看!
1987年11月3日 星期二
下午3点半,妈妈陪我去纺织城公园和红绣阿姨介绍的姑娘见面;姑娘由母亲陪着来的,红绣是红娘,不能不来。姑娘名叫孙卫,也是大学老师,在西安工业学院数学教研室任教,身高1米7,长相一般;父亲是湖北人,在市纪委工作;母亲是河北人,和红绣阿姨一个厂,在五厂党委办公室工作。
我们刚见面时,孙卫害羞地背过身去、低着头;她一回头看到我,眼神有些慌乱,但很快又平静下来了。我们在公园里边走边聊,说了一个多小时;临走,我送她上了11路公交车,还冲上去帮她抢了个座位。
孙卫的相貌太平常了,妈妈也觉她长得一般,但妈妈让我先谈起来;爸爸总看不出我找对象的优势在哪里,他曾经这样说:“你还不满意人家呢,我担心的是人家会不会愿意你。”真没办法!不过大事情,我很有主见,决不会迁就任何人的。
1987年11月4日 星期三
上午我去接姐姐回来,路上,我告诉姐姐昨天见面的事;姐姐说,几个都见见,哪个好和哪个谈。
郭梅阿姨说:赵露打电话给母亲余大夫,说不想和我谈了;余大夫对女儿的变化感到惊讶:“你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赵露世故地说:“原来的露露吃不开了”。赵露这副疲疲沓沓的样子,我想还是算了吧!郭梅阿姨让我追追看,她鼓动我:“你可能不知道人家是怎么追的吧?”她给我赵露的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我特别反感“追”这个说法,本来是两情相悦的事,为何要苦苦地追求呢?
1987年11月6日 星期五
征婚姑娘来信,让我周日上午去她那里见面。
我在系办和赵露通电话,我说西安电视台在招聘播音员和演员,问她是否知道?她说知道但不感兴趣,我劝她试试看,她答应去报名:
我:我陪你去吧?
赵:不用了。
我:我想和你谈谈。
赵:我这阵很忙,没有时间。
我:星期天呢?
赵:我们没有星期天。
我:中午总要休息吧?就在你们单位门口说话。
赵:今天?好吧。
我们约在陕西省体育馆门口,12点半见面;我买了张《西安广播电视报》,在那里边看边等她。她骑车过来的,在路边叫了我一声,我抬头看见她骑在车上,冲我笑着。我走过去:
我:咱们走走吧?
赵:往哪走呢?
我:那就在这站一会儿吧。
赵:好吧。
我:郭阿姨和黄亚菊阿姨对咱们的事很关心。
赵:她们都是好人。
我:郭阿姨和许多六厂的人都说我们很般配。
赵:她们是看表面。
我说了我们在专业、兴趣爱好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种种相似之处,她不否认也不肯定。她转了话题,问我考电视艺员在哪里?我说陪她过去。她说走就要走,我看车子还停在那里,我一愣神,她说:“车子没锁”,看我还楞着,这才自己推上走了,可她明显不高兴了。我这才明白:她是想让我帮她推上车子走的。
我:你不会以为我是看你在合资企业工作,才来找你的吧?
赵:(笑)怎么会呢?我这是临时工,还没正式工作呢,我的档案都在学校里放着,她们对我的工作给你是怎么说的?
我:只说在合资企业里。
赵:她们都没搞清楚,那不是合资企业。
我:前段时间有人才交流大会,你没去?
赵:没有,我觉得那就像摆在那里的商品一样,让人挑选。
我:怎么能这么说呢,单位在挑你,你也在挑单位呀?
赵:实际上是单位挑你。
我:又不是奴隶市场挑奴隶。
赵:就是那样的,即便错了,我也那么认为。
我:分配时不去,坚持一段时间,还会重分的,我们原来有同学就是这样。
赵:你们是什么人呢?
我:现在工作不难找。
赵:也不好找,我是大专,和你们本科就差那么一点点。
我们来到湘子庙街,西安人民广播电台六楼;这里在招聘业余电视播音员和电视演员,一个人只能报一项。赵露说想报播音员:“演员不用报,给我们那导演一说就行;当专业演员没意思,导演看不上的话,一辈子坐冷板凳”。报名时,服务人员说:“那可难”;赵露不好意思地一低头,又马上镇定下来:“管它呢,报!”服务人员看了看她的牙,給她报名表。她填好表交上去,表分成二撂,她的表被放在薄的一边;只招十个,可已经有二千人报名了。我看得出她很想能考上,可嘴上却故作轻松地说“玩玩”。
我们一路说着,快要走到南门了。
我:我送你出南门吧?
赵:不用,不用,我有车子。
我:我下星期一来找你吧?
赵:找我干什么?
我:你不想再保持恋爱关系了?
赵:我们之间不存在“保持”,我们从来就没有开始过,只是见见面,见面那……也许不错呢?
我: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既然这样,那就算了。
赵:我现在的生活,说出来都让你害怕;你对我并不了解,你只是喜欢我的外表。咱们在一起,你看我很少说话,都在听你说;我不能说我对你很了解,但基本上是了解了。咱们在一些原则问题上,看法相差太大;不是说不能谈谈看,不过希望很渺茫。我以后干什么,还没有定呢;我自己无所谓,但我不想耽误你。
我:那就算了,再见。
赵:再见。
我刚要走,她又叫住了我。
赵:以后有什么事,还给我打电话。
我:什么事?
赵:比如有什么事让我帮忙。
我:我没有什么事。
赵:(笑)不要这样么,咱们以前是同学,还是同学呀!见面也不要不理,不要成仇人了。
我:我不会那样的,你走吧。
她还是没动,我转身走了。
我回去把这事给郭梅姨一说,她安慰我:“她要是这样,我们还不愿意呢!不过,这也怪你。”
妈妈、姐姐和上海阿姨母女来北京玩时拍得照片,我现在才洗印出来,今天我把姐姐的照片给她送过去。
1987年11月7日 星期六
我今天去西电监考。我们教研室总共四个老师,就我一个男人,另外三个女人可就是三个女人一台戏了!王淑荣主任喜欢赵大莹,赵大莹和高瑞雪为宿舍闹矛盾,王主任向着小赵;结果小赵和小高轮番向我这个唯一的中立人诉苦。
1987年11月8日 星期日
按来信留下的地址和联系人,我去大庆路56号找查艳;那是假名字,联系人的本名叫“查斌”,是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他带我去北门外的姑娘家。姑娘梳两条老式的大辫子,人看着很老实。真巧,姑娘就在纺织城工作,在我们家附近的纺织城职工医院做医生。她父母文革中离婚了,父亲原是留法学生,母亲也是学法律的,原在青海省司法厅工作,她还有个小妹妹,目前,她们母女三人在一起生活。我觉得查斌和这家人家的关系非同一般。
回到家里,我给父母说了见面的情况;父母抱怨我不该相信征婚的,母亲说我回信时写了四张信纸,不像个大学生。
1987年11月9日 星期一
这学期,我们上完了一批学生的《法律基础》课,又开始给另一批学生上课了;课多老师少,我们一学期要分二批带学生。中午,我又去“德发长”吃饺子了。
1987年11月10日 星期二
昨、今两天,我改完了本学期我第一批四个班学生的四百多份考卷;王淑荣主任说她的学生少,她也帮我们三个改了一些考卷。
1987年11月11日 星期三
下午,教研室开会。我们系国际政治教研室的两个老师也划在我们室活动,其中一个是浙江籍的张仲民。张仲民说,他们在和咸阳联合开办“焕文自修大学”,他问我们法律教研室能否派老师去讲法律专业的课。
院里要搞教学水平鉴定,先试点对报名老师测评,我想试试;12月份,院里要开教学改革研讨会,我报名参加。
1987年11月12日 星期四
第二批我手里还是四个班的课,我自作主张,把6系85和86两个班并在一起上,这样我就可以少上一次课、也就可以少跑一次了。
1987年11月13日 星期五
父母极力主张我和红绣阿姨介绍的孙卫姑娘谈谈,说她父母有办法,这样对外讲起来也好听,还能帮姐姐调动工作。我想,谈谈又不是结婚,我下午写了封信,约孙卫本周日或下周二来玩。
下午,妈妈的好朋友黄亚菊和杨道萍两个阿姨来了,加上我和妈妈,四个人打牌。黄阿姨说不来钱,就玩玩;妈妈喜欢小来来,否则输赢就没有意思了,但又不好驳人家的面子。
1987年11月14日 星期六
爸爸周二才走的,今天又回来买零件。
现在允许台湾人来大陆探亲了,姐姐的同学徐子扬的姑姑来了,带来不少东西,邻居们人人羡慕。我们家也盼望着在台湾的爷爷和大伯能回来看我们。
1987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早上,我去五厂11路公交车终点站等孙卫,等了半小时,可她没来;她不来更好,免得让我为难。
1987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有一次我们系里分苹果,我没在,后来给了我5元钱;今天,系资料室里在卖菠萝,8角钱一斤,我买了两个。
1987年11月17日 星期二
今早,我又去五厂车站等了半个小时,孙卫还是没来;爸爸本来今天要回合阳的,因为孙卫可能要来,他没有走。
1987年11月18日 星期三
今天,王淑荣对我说,我们系把我列为重点发展党员对象,让我多找支委们谈谈,说系里让她和王太喜帮助我。
妈妈因为爸爸的“台港关系”,曾经是预备党员终未转正;爸爸多次说,如果自己是党员,早就是技术员了。父母极力鼓动我入党,我对此倒并不迫切,我对党派不感兴趣。
1987年11月20日 星期五
今天停电到晚上七点才来,吃晚饭时,红金去老同学牛子家借了一根蜡烛。
晚上,我看电视,第六届全运会闭幕式上的团体操表演-《凌云志》。我还记得看过第三届全运会上的团体操《红旗颂》。排演大型团体操,是我们国家的强项。
1987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我在院里登记了两瓶香油,2元5角钱一瓶,今天到货了。
姐姐每次回来,总要买些东西;这次回来,她买了一袋小鸭梨。她一回来,红金总想跟来吃饭;今天她看红金又来了,没吃晚饭就下去了。姐姐对我说:“爸爸出去挣钱,是为了给妈妈留下的”。
红金问过我两次:我如果结婚,学校是否有房子?看来,他很想来我们家住。
1987年11月22日 星期日
妈妈这阵天天和一帮退休工人一起练秧歌舞,下午2-3点去一次,晚上7-8点去一次。热心跳舞的退休工人可真不少:杨道萍阿姨有一天一大早就跑来给妈妈说,怎么样编排好,还说她要负责编排,并说着、边跳着;郭梅阿姨起先说她更喜欢跳迪斯科,不想扭秧歌,现在也成了秧歌积极分子,还带着电子琴去跳。
1987年11月23日 星期一
看大连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竹林街15号》,主演是萨仁高娃和张潮,粗犷健壮的涨潮,总让我看不够。
1987年11月24日 星期二
昨、今两天大雾。
上午,郭梅和杨道萍两位阿姨来玩,妈妈去买菜了,我和她们聊聊电影和电视。
晚上看改革题材电视剧《纪委干事备忘录》。
1987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早起,我看妈妈不在家,还以为她又去买白糖了呢。传说白糖要控购,凭票供应,还要涨价;市面上这阵难见白糖,一有就排长队,每人限买一斤。我到纺织城商场去找妈妈,可今天不卖白糖。
下午,我和我们法学教研室主任王淑荣聊天:
我:我有个好朋友是西北政法学院毕业的,可她分配没去,自己联系了单位 ,政法学院就是不放,您在政法学院有熟人吗?
王:那人和你是什么关系?
我:别人給我介绍的对象,大专生。
王:为什么不找个本科生呢?我和你张老师都是政法学院毕业的,那里的人事处和法律系都有我们下一级的同学。你先谈谈看,如果不行就算了,不然的话,真有事就没法再找人家了;如果确实不错,那咱就给你好好跑一跑。
我:那次在你家,你问我想找什么样的,我没好意思说。
王:你不早说,我上政法学院给你介绍去;研究生或是本科生都行,也不知咱们系里哪个老师的孩子是学法律的。
我:我的条件还可以吧?
王:不是“还可以”,是相当不错。
1987年11月26日 星期四
今天下起了毛毛雨。早起,我去接姐姐和晶晶回来。小晶晶慢慢地长开了,胖乎乎的,小脸白里透红,一逗就笑,我和父母都非常喜欢她。
妈妈去老邻居老杨家里串门,杨家三妹说,她婆家是上海人,小叔子今年32岁,高1.78米,目前干个体,还没有对象;妈妈热心地赶快让姐姐去给老同学蒋丽萍说,可又一问,小伙子一足稍跛,这线也就没法牵了。
姐姐说,等晶晶一岁了,他们一家三口就回来吃饭。我给妈妈说,不能让他们回来吃饭,红金太好吃,吃起来不顾人,我们可吃不消;妈妈说,将来我离家远,他们可以给家里帮帮忙,不要把关系搞僵了。
1987年11月27日 星期五
看电视,黄梅戏影片《朱门玉碎》。
孙卫来信说:“我们俩的性格、爱好不和拍,作为一般朋友还可以”。我冲父母发了一通火,说他们非要我碰了钉子后,他们才罢休。妈妈安慰我:“也许她觉得自己配不上你,才这样说的吧?”人家家里,孩子的缺点被父母当成优点来夸;我们家里,尤其是我父亲,恰恰相反。
1987年11月28日 星期六
听说我们教研室的高瑞雪打了赵大莹,高瑞雪想调走。我和王淑荣聊:
我:小高说她想调走就调走,系里卡不住她。
王:卡她干什么?她还以为谁把她当宝贝呢?她现在要走,马上放她走。
王淑荣说高瑞雪打赵大莹一事,不能轻易了事;王淑荣问我外语怎么样,说我们系将来可能会派人出国留学。
1987年11月29日 星期日
从本周日起,中央电视台每周日将播出一部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影片,总共播放52部。今天首映的是名片《音乐之声》,影片动听的插曲为简单的故事增色不少。
晚上,我写完了六千字的教学论文《对我院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探索》。
1987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我今天去王淑荣家里把我昨晚写的论文拿给她看,她代表我们教研室也写了一篇,我看着像是宣传稿,她却说我:“你这字谁看得清?”我们系主任张福祥在旁边接了一句:“他自己看得清”。真是妇唱夫随呀!
西安电视台开播六集电视连续剧《啊,中学生》。
海涌日记:我这三十年的日子(219)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