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发展那些事儿


  那些不要脸的左撇子们硬要说:“是因为欧洲的奴隶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动力 才造成了非洲的贫穷落后”。那么就要问:在欧洲的奴隶三角贸易之前,非洲是贫穷的吗?如果是,那就说明非洲的贫穷不是因为欧洲的奴隶三角贸易。如果不是,那怎么会是欧洲人对非洲人的奴隶三角贸易,而不是相反?只从这样很简单的道理来分析,就足以说明那些不要脸的左撇子们的这种说法是多么的无耻和荒谬。

  还有人说,既然认为认资本主义制度是先进科学合理的,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那为什么非洲那些资本主义或者民主制度的国家也很贫穷那?

  那就来让我们看看非洲贫穷的真实原因吧。

  非洲的贫穷,原因有二,一是自然环境恶劣,二是人的智慧不足。二者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的原因造成了人的智商比较低,智慧不足;又由于人的智慧不足,不能发展经济,不能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改善和优化,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从气候条件来看,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炎热,季节变化不明显,高温地区面积广大,热带雨林气候面积较小,主要位于刚果河流域,有“热带大陆”之称。而大部分地方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的地区占全洲面积50%以上。北非撒哈拉沙漠、南非高原西部雨量更是极少,极少,属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虽然能使植被更加丰富,但是由于溽热潮湿,也会使人倍遭热带蚊蝇虫菌滋生繁衍和疾病流行之苦。这种独特的气候与生态条件,使非洲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独特的特点。虽然那些热带雨林区、大河两岸和沿海平原地带雨量充沛、日照长、热量高,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却是人烟稀少。使这里成为独特的热带农业经济和消费模式,不像大河冲积平原那样是开阔肥沃的灌溉农业,所以气候依赖性强,自主性差,经济发展缓慢。相反,那些人口聚集地和文明发祥地,却是分布在生存条件比较差的干旱少雨、燥热贫瘠的大沙漠、大荒漠边缘地带和空旷的稀树草原地区。

  从地形地貌来看,非洲大陆海岸线平直,缺少海湾和岛屿,绝大部分都是远离海洋的大陆腹地。由于缺少港湾和岛屿,不利于中途停靠,也就不利于海上交通与往来。所以在15世纪以前,非洲人几乎不与外界接触,而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非洲又是隆起突出的“高原大陆”,海岸大陆架十分狭小陡直,沿海地带大多是大致与海岸平行的巨大山系,形成十分复杂陡峭的高山地形。内陆的大江大河在沿海地区大多形成湍急的险滩、台阶、瀑布和急流。即不利于内河航运与外部海洋之间的沟通,也阻碍了内河航运自身的发展。而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内河航运是地区间相互联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所以人的智商很低。一方面是地理位置的因素,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炎热,高温地区面积广大,冬季气温高,不利于大脑的智力发育;另一方面是地形地貌的因素,由于缺少港湾和岛屿,而且沿海地带陡峭的高山地形使内河出海口形成湍急的险滩、台阶、瀑布和急流非常严重地影响了非洲的海上交通与往来。使非洲人不能与外界接触,而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也不利于他们的智力发育。所以,虽然非洲历史上早就有农业,但一直停留在使用人力的锄耕阶段,而没有形成驯养大牲畜的犁耕,畜力驮运和灌溉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就更谈不上了。这些都表现出非洲人的智商水平很低。

  所以无论是英国教授的“世界IQ地图”,还是智商与气候关系的3个档次划分,都是把非洲人的智商划分在最低级别。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人的智商又差,所以道路交通条件也很差。那些贯穿沙漠、森林、峡谷、草原、沼泽的公路大多艰难险阻,很多还没有铺上沥青。道路状况比较好的地方,只有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和西非的几内亚湾。铁路运输主要是在南非和东非。就全非而言,赤道热带雨林区所在的中非情况最差,扎依尔的陆路交通恶迹昭彰,遇上雨季,汽车在原始森林阻塞可达一两个月,泥泞满途,河道泛滥,流水湍急,险象横生。在城市有公营大巴与私营小巴各张旗鼓,均超额载客,当地华侨谑之为“猪笼车”。如果选择火车,一般都是硬座,车厢破旧,挤拥不堪,闷热喧哗,而且动辄没有位坐,误点失时也在所难免。就算是广为人知的坦赞铁路,其管理与服务也是大成问题。除机动车辆以外,还有骆驼、骑马、驴仔和步行,在非洲依然大行其道

  大家说说,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在这样低劣的智商状态下,任凭你是什么社会制度,怎么可能把经济搞上去?所以2011年,在全世界48个最不发达国家中,非洲就占了34个,占全世界的71%。

  更何况,其实在非洲大陆上也根本不存在真正的资本主义制度,有的只是民主制度,但是民主制度并不等于就是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因为,虽然资本主义制度一定都是民主制度,但是民主制度并不一定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比如在古希腊的奴隶社会就已经是民主制度,但古希腊肯定不是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但是非洲在那样经济落后的情况下,不要说社会化大生产,就说社会化小生产也是很少见的,就是自耕农也算不上先进的自耕农,有些地方甚至还处在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的部落尊长控制阶段,比如斯威士兰这个国家,在总体上还是属于封建的国家,而在毛里塔尼亚的许多地方还是处于部落尊长控制下的奴隶社会。

  更何况,即使那些民主制度,最早也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建立起来,晚一些的,比如埃及、利比亚和突尼斯等等都是近一两年才建立起来。在此之前,即使在名义上,这些国家也很少就是资本主义国家。据统计,非洲大陆共有53个国家,而原来就有34个社会主义国家,比如利比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贝宁、刚果、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等,占非洲国家总数的64%以上。其中的刚果(布)直到现在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且社会主义以外的其他国家也不全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封建制度甚至奴隶制的国家,比如斯威士兰直到现在还是封建制度的国家。所以,如果一定要说非洲的贫穷是社会制度造成的,那也只能说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

  而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实际效果,也不可能在短期内体现出来。比如在中国,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制度以后,到改革开放前已经过了68年,中国还是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又比如英国在1640年就推翻了封建制度,但是其真正的实际效果直到93以后的1733年才以凯伊发明飞梭为开始的工业革命中体现出来。

  更何况,由于非洲人的弱智和历史进程尚处在野蛮人的时代,所以部落、部族、宗教、党派之争;地区、边界问题之争;以及自然资源的争夺,都使非洲大陆战乱不断,政变频发。据统计,在过去10多年里,3/4的非洲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卷入战乱,共夺去800多万人的生命,使1600多万人沦为难民,许多儿童成为孤儿。长年累月的战乱使许多非洲国家难以维持从事正常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稳定局面,基础设施也遭受重创,经济萧条,物价剧烈波动,投资者望而却步,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非洲的贫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硬要说非洲的贫穷落后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显然即不符合任何道理,也不符合客观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