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业需要“紧急刹车”


继欧盟在10月8日公布了光伏反倾销立案的中国应诉企业名单后,美国商务部又在10月10日宣布对大多数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征收30%以上的关税。这意味中国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遭到欧美以反倾销为名的全力阻击。

  中国光伏业在反思

  在新兴的光伏行业里却没有刹车这个概念。光伏行业的崛起与辉煌离不开背后的地方政府有形之手,而今的低谷与衰败亦与地方政府一味求大、背后力推有关。在地方政府的政绩督促下,光伏行业以不切合实际的速度迅猛扩张,如同一辆失控的赛车。

  2005年之后,全国各地掀起光伏产业发展风暴,各地建起了上百个光伏产业园,有数千家与光伏有关的公司破土动工。一位光伏行业人士回忆说,“光伏”两字在当时有点石成金的魔力,一个企业只要说要做光伏企业,贷款、土地、电力都能得到地方政府的迅速解决,光伏行业就在这短短一两年间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在起步阶段泡沫就已经显现。

  专家分析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主任褚君浩院士褚君浩说,我国现有100多个城市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多晶硅产量世界第一;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光伏企业严重依赖国外市场,九成以上的产品靠国际市场销售,国内应用不足3%,自身消化能力薄弱。因此,当欧债危机导致国际太阳能市场萎缩,欧美国家纷纷祭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旗阻止中国光伏产品外销时,中国光伏产业的虚假繁荣泡沫也随之破灭。

  他认为,我国的光伏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低水平的加工领域,重要设备和原材料都来自海外。通过此次美国和欧盟的“双反”调查,中国光伏企业必须意识到,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产业才会进入良性发展,才能真正在国际市场掌握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