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受关注的广州东山口医疗城规划又有新料:市发改委官员15日在解读新型城市化文件时表示,东山口医疗中心定位是面向港澳、面向全国甚至面向国际的,非常高端。
从中不难发现,此次官方的表述与此前仅称“打造国际一流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最明显不同的是,明确医疗城定位属“高端”层次,且期待吸引的主要对象是市外人士。
医疗城定位“高端”,看上去有类似其他产业“错位”发展的观感,官方恰好也用之佐证广州一面计划将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落后地区延伸,另一面又在医疗资源高度集聚的东山口打造医疗城,“二者并不矛盾”。然而,若是宾馆饭店分高低档,由人各取所需,无可厚非,但政府主导的一个事关全市市民医疗保障的医疗中心,能否完全定位“高端”,且设定的主要对象是市外人士,则值得探究。
此前对于医疗城的讨论基本集中于规划的合理性、交通拥堵如何解决与医疗资源配置上,现在既有定位“高端”且主要对外之说,那么,更重要的就必须首先搞清楚建医疗城的根本宗旨是做大做强健康产业还是健康事业?产业与事业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其性质及其决定因素、推进方向却有天渊之别。
现实是,东山口现有的优质医疗资源均属公共资源,具有天然的公益属性。如果立足于提升城市的健康事业水平,造福于民,医疗城就应由政府主导,以市民公平共享优质医疗资源为目标。相反,如果旨意是要搞健康产业,以营利为目的,政府就应该让位给民营和外资,而且必须把公立医院的VIP服务剥离出去,让普通市民能够更好享受固有的优质公共医疗资源,而不是将公共资源“打包”建起医疗城。若是,无疑将给此前还对做大做强医疗城而惠泽市民抱支持态度的市民浇一盆透骨的冷水。
另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如广州急于要搞“高端”的医疗城,就必须要回答普惠性公立医院是否已经办好,医疗资源均衡是否实现及是否已破解了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如果是财力雄厚,足可以多线投入,倒也未曾不可。问题是,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疗康复机构缺乏,市民还为看个小病所困。即便是高调打造的三个“城市副中心“之一的从化,也尚无一间三甲医院。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由此,广州公共医疗发展又何来资本急着往“高端”爬?搞“高端”医疗城与多建普惠性医院、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孰急孰缓、孰轻孰重,已经不言而喻。所谓“二者不矛盾”,又如何自圆其说?
仍需要提出的是,广州不光要建东山口医疗城,还有南沙区国际健康城、萝岗区国际医疗城。动辄这“城”那“城”,这“中心”那“中心”,到底是摊大饼,虚张声势,还是什么?广州是不是真的需要且有能耐打造多个雷同的医疗城?这既是关系到产业布局有无考虑错位发展的战略眼光问题,也是最终关系到决策公信力的问题。
医疗城定位高端 社区医疗谁来兼顾
评论
编辑推荐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