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撒播无垄栽培:小麦高产新突破
——关于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情况的调查
提要: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郝德有研究出小麦机械撒播无垄栽培技术,并发明了小麦无垄联合耕播机。该技术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把栽培技术与理论和配套机具结合起来研究,建立了小麦无垄栽培的新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了撒肥、撒种机械化与“以耕代播”。调查发现,该项技术在农民在减少投入的情况下,每亩小麦可以增产100kg左右,节水15-20%,每亩节约作业成本30元,有很强的增产潜力。
目前,小麦机械撒播无垄栽培技术已在河北、山东、河南、江苏等16个点进行了试验播种,试验播种面积达1万亩。以我省3500万亩小麦播种面积计算,全年可增产小麦35亿公斤,实现粮食总产增长11.8%,这对于实现农业十二五发展目标,巩固我省农业的基础地位,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特点
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应,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具有省工、成本低、产量高的特点。不同于粮食品种,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不受气候、土壤条件的影响,具有普遍应用性。
(一)无垄种植。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改分行开沟播种为“满天星式”地表撒种,旋耕入土,无行、无垄栽培,小麦种子均匀分布整块麦田,避免了按行播种时种子集中分布在行沟内争养分、水分,符合小麦生长发育规律,适应小麦生物学需求,提高了小麦分蘖成穗率。
(二)简化作业成本。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作业实现了施肥、整地、撒种、镇压四道作业程序一体化完成,撒肥、撒种装置功能及其与旋耕、镇压装置功能的结合一体,省工、节能、降低成本。经过试验示范,不仅可减少了单纯的播种、镇压程序而减少拖拉机进地2次,而且可使秸杆还田的作业次数由两次减少到1次,节约作业成本30元以上。
(三)节地、节水。由于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减少了条播裸地面积与裸露时间,进而实现了节水、节地。采用撒播,减少了行间空白土地,还节约了畦间垄背土地,避免了缺苗断垄,充分利用了土地空间,一般提高土壤利用率5%。小麦无垄栽培提早封垄,以最小的叶面积系数覆盖地表,减少土壤蒸发,在生长早期降低了地表无效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0%以上。据河南农民反映,尽管河南周口地区农民反应,在全年缺水的情况下,试验小麦仍实现了亩增产120公斤的效果。
(四)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在完成耕前撒肥、耕后撒种田间作业时,在技术上实现了种、肥同下,却把种子和化肥有效隔离,避免了耧播肥、种所造成的烧苗现象。同时,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均衡,改变了人工撒肥所形成的土壤养分不均衡,以及条播中耧播种、苗集中争养分的不利现象,保证了小麦单株发育的养分无竞争供应。
根据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无垄栽培”试验项目区的亩平均穗粒数49.2万,小穗数(每穗上发育不全的穗粒)10.4%;穗粒数32.18个,千粒重39.3克;传统“行垄种植”的平均穗粒数43.5万,小穗数2.86%,穗粒数29.8个,千粒重39克计算。2011年夏, 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河北、河南、山东三省400亩(远高于袁隆平超级稻的试验田总亩数和试种范围)“无垄栽培”试验田实打实收测产平均亩产583.89公斤,传统条播平均亩产469.22公斤,增长114.67公斤,增产24.6%,三省平均单产增幅均超过100公斤。
二、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采用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可以减少农机进地2-3次,每亩减低作业成本35元左右;一般可亩增10 万穗、100kg产量。以我省小麦3500万播种面积计算,全省每年可增产35亿公斤小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12亿元左右。按2011年1.9元/kg的小麦价格计算,全省小麦全部使撒播无垄栽培技术播种,可使农业收益增加近80亿元。如果以全国3.6亿亩小麦播种面积计算,则可增产小麦360亿公斤,增加收益824亿元.
(二)社会效益。小麦是高耗水作物,传统的条播技术使50%的水无效地表蒸发。采用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0%,进而减少农业用水量,达到节水目的。降低农业能源消耗,由于减少农机进入农田使用次数,减少了农用柴油使用。此外,该技术彻底结束了农民种小麦的手工劳作,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解放了劳动力。
(三)有利于提高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头等大事。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是河北作为粮食大省的政治任务,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义务。将小麦机械撒播无垄栽培技术农业生产成果,不仅可以减少农民的生产投入成本,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
三、几点建议
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大面积推广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根据项目建设需要,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与培训。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对于农民仍比较陌生,属于一项新技术。如若大面积推广,就要让更多的农民了解这项技术。为此,要加强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的宣传和普及力度,特别是要做好对农民和农机操作手的技术培训,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确保农机作业质量和标准,充分发挥这项技术在增产增效等方面的作用。
(二)政府给予财政支持。一是政府给出必要的财政补贴,或者由政府向企业提供无息、低息贷款,扶持企业起步发展;二是争取省级、国家农机补贴,补贴给农机手和农户。
(三)要切实做好技术服务保障工作,做好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工作,确保推广工作协调一致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安排好对比试验,对小麦群体及个体生长发育做一个综合了解,从作物生理学角度进一步考证小麦无垄栽培技术的增产机理。
(四)加大农技研究上的支持,由政府科技部门对小麦生长期以及各个生长阶段的数据进行检测,为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提供各项理论数据。
(五)寻求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小麦撒播无垄栽培技术增产向农户提供风险担保,降低企业风险。
(课题组长:王书利,副组长:胡冬原,执笔:李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