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33期《太阳界》的卷首语
抬头仰望的,不是星空,而是屋顶的太阳能,或许已经成为很多业内人士的职业病,用屋顶太阳能来辨别方向也成为很多人外出的习惯。这是一种职业养成的习惯,也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对行业由衷的热爱!
前段时间,与一位患病许久的太阳能前辈谈话时,他说,他要重新出山,再去从事他喜爱的太阳能营销工作。即使在生命受到重大威胁时,他想到的是要坚强,要工作,要实现自己未尽的梦想……即使在国外养病,外出遛弯时,仰望屋顶太阳能,也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洛克菲勒在《给子女的一生忠告》一书中谈到,人们往往只注重脖子以下的部分而忽视了脖子以上的内容。这或许就是精神的需求。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曾抱着美好的理想与愿望,试图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这个世界。而在经历了许多的不公与残酷的现实后,往往都选择了躲避与顺从,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遥远。
热爱其实是一种信仰。
在很多时候,只有将心中那份对生命、生活和事业的爱付诸于行动,才会焕发无穷的能量与智慧。
北京地球村环境中心文化创始人廖晓义女士前段时间来太阳界参观时,我再次与其交流,仍深感于她的坚持与执著。有位业外人士在谈到廖晓义时,则称其可能是“骗子”。这就是民间环保人士在苦苦挣扎,苦苦追逐中,仍有人用世俗的目光说出此番话。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在河北,笔者又遇到了环保公益组织“绿色知音”的创始人。谈到环保、谈到绿色,他们都有说不完的话。这是一群值得尊敬的人,在社会面临环境污染、常规能源短缺、气候变化之际,他们仍然用微薄的力量试图来改变世人的行为。
这两天一直在看廖晓义的《东张西望》,很感慨,也很揪心。其实这部分公益环保人士的力量很微弱,与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潮流相对,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但是,他们一直在坚持自己的信仰,像河北枣强那位坚持自然农耕的农民。其实,很多时候,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和问题,我们都曾横批抱怨,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保持了视而不见,或者漠然无作为的态度。没有想过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推动这种现象的改变,所以先打破自己的漠然,才能改变这个世界。
所以,我常常觉得热爱是一种信仰,决不是盲目的崇拜。真正的热爱,是一种痴迷,痴迷到被人视做“疯子”,这是追求信仰人的共性。热爱可以让你数十年忍受寂寞,坚持完成自己的梦想,即使为了未完的梦想,仍然走在路上仍然无怨无悔。
其实,我们应该为自己从事的太阳能事业而感到庆幸,无论你身居何种职位,无论职位高与低,无论台前还是幕后,在太阳之花盛开之际,能留下了你和我辛勤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