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村广告诉求点凸显错位,过多重视情感诉求,而缺乏理性诉求。大部分广告不做功能性、价格性等理化指标的介绍,而是把商品的特点、能给消费者提供的利益点,用富有煽动性的情感语言、画面、音乐等手段表现出来。企图通过三言两语的感情引导来闪动消费者购买。例如“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
近年来我国农村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却越拉越大,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城乡收入差距突破万元,加之以物价水平不断攀升,致使我国农村居民实际收入下降。所以,农村市场基本上处在比较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农村消费者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而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对于广告诉求需要遵循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层次发展来确定针对不同目标受众的内容方式。
一位有影响力的评论家认为,问题在于我们还不够物质主义,也就是说,我们并未充分地以商品传递的功利性功能来评估其价值,反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商品所象征的非理性价值上。当前我国农村市场基本处于功能性需求阶段,农村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使用价值,不愿承担那些由情感性和精神性附加信息而带来的广告费用。所以农村广告要更多的体现出商品的质量价值和功能利益,过多无差别的情感诉求只能给消费者以空洞的印象。所以,当前我国农村广告的诉求重点依然在于理性诉求,产品功能和利益价值的宣导与告知。
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凸显在眼前,如何进行农村广告诉求点的提炼?如何选择农村广告传播方式?笔者就这些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实施农村广告投放的“差序格局营销策略”。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乡村结构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
笔者认为这种差序格局的形成有以下几种因素:
㈠血缘 ㈡ 地缘 ㈢经济水平 ㈣政治地位 ㈤知识文化水平
圈子的大小和上述因素的大小强弱是成正比的。血缘组织越大,圈子就越大,其属性规则以伦理辈分为基础。地缘越是接近就越易形成差序圈子。而经济水平和政治地位的高低是圈子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它象征着权力支配的大小。而文化知识则是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又普遍渴求的。圈子的形成可能是一种因素的结果,也可能是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该理论在对于农村市场的启动非常具有现实可操作性,例如农村市场连锁行业的发展,连锁行业在农村的发展不仅是21世纪的一个大的商业机会,而且还是一个强烈的发展趋势。同时该理论也是根据对农村消费者从传统文化,到思维观念,再到行为逻辑的外在表现洞察得出的,不仅有着深入的社会学理论背景,还有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传播学背景,这一理论对于当前我国农村市场的启动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该理论的侧重点主要在于第一,寻找差序格局中的关键核心人物;其次,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沟通圈子内的核心人物,与圈内核心人士就企业的产品或者宣传达成共识,并组织其进行传播。
对于第一点,差序格局中核心人物的寻找依据是:㈠血缘 ㈡ 地缘㈢经济水平 ㈣政治地位 ㈤知识文化水平,这是寻找差序格局人物的指导圈子,然后需要根据详细的市场调查深入了解在此指导思想下的圈内的核心人物。圈子的大小和上述因素的大小强弱是成正比的。血缘组织越大,圈子就越大,其属性规则以伦理辈分为基础。地缘越是接近就越易形成差序圈子。而经济水平和政治地位的高低是圈子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它象征着权力支配的大小。而文化知识则是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又普遍渴求的。圈子的形成可能是一种因素的结果,也可能是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以,依此规则进行寻找判断定会受益匪浅。
对于第二点,如何沟通圈子内的核心人物,与圈内核心人士就企业的产品或者宣传达成共识,并组织其进行传播。对于这一问题,因为农村市场当前对于产品或者广告宣传的关注重点主要在于其功能需求导向的价值体现。所以,我想在这里应该建立起这样一种思维路线,就是与圈内核心人士的沟通点应该建立在买方需求的基础上,以买方需求为导向,注重产品的市场买点传递和沟通。根据FAB的分析法则(F,features/fact,即产品的特点;A,advantages,产品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 B,benefit/value,即这个优势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将商品本身的特点、商品所具有的优势、商品能够给顾客带来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加以阐述,形成完整而又完善的沟通劝说,这样才可能达到有效沟通建立共识的效果。从而利用相应的激励措施组织其进行传播,真正好的产品或者沟通到位的产品即使在没有相应的物资或其他激励措施下依然能自发组织核心人士的传播。
企业在农村的广告宣传多多少少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使得农村消费者不断逃避广告。其实单纯的逃避广告也不至于使商家企业束手无策。令其头痛的是,在农村消费者逃避广告之后,面对需求信息的收集却有了更好的受助方法。那就是上述提到的差序格局为农村消费者提供的便利。
差序格局的中心人物一般有着良好的判断力和信息收索识别的能力,故其圈内人员总能从中获得有益的所需信息。尤其在这种具有明显差序的农村社会圈子里面,攀上心理以及群体规范带来的压力,加之以个体能力的有限性,他们不敢与群体脱离,总是努力保持和群体领袖及成员意见的一致。努力得到群体人员的认可,不至于使自己被拒绝于圈子之外而孤立无援。
所以,传统的广告传播渠道和手段在农村市场并非理想,针对农村广告的特殊性,企业要转变观念和方法,树立大广告意识。所谓大广告意识着重于广告传播手段和体现方法的多元化,突破传统渠道和手段的限制。目标是达到商品信息的有效传播,商品功能的有效理解,商品名称的有效记忆。
在农村市场上具体做法为把差序格局看成一个新的广告传播工具。实施差序格局营销,差序格局营销指的是:通过寻找格局中的核心人物,对其施以影响,从而借以形成对该产品的从众心理和口碑效应。那么商家的目标就是要辨别找出那些最为重要的中心力量,运用20/80法则,通过20﹪的主流信息受众去影响80﹪的人群,定会受益匪浅。
2、广告诉求点的提炼一定结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层次
广告诉求点的传播体现的是对终端消费者需求的洞察,体现的是消费者的心理期望预期。
横向来说:不同生活地域的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和消费追求是截然不同的,不仅仅由于消费能力的大小限制,同时还与消费群体的文化教育水平、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的差异等等。农村消费者由于消费能力、消费观念、文化受教育水平等不同的因素,对于消费品的理性价值功能更加注重,所以属于理性消费者群体。他们更加关注的是产品的功能性价值,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功能核心利益,精神层面的关注点非常之少,所以,不同于城市消费者群体,农村消费者群体应该根据农村消费者需求的层次来定位广告投放的诉求点的内容。
纵向来说:农村消费者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随着消费能力、消费观念和文化教育水平等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会不断有所提高,所以要紧跟消费者需求层次的改变,强化消费者需求层次的洞察,及时改变广告诉求点的变换。同时,不同行业在不同发展水平消费者的对该行业产品的消费层次也截然不同。其实,根据新定位理论,应该更加关注竞争者的诉求点的宣传,未来的竞争不在于模糊的消费者需求调查,而在于洞察消费者大脑中的空位,就是在消费者空位的大脑里抢先占位,取得消费者对产品品牌认知的字眼。
3、广告诉求点的提炼结合语言学
——“不做fan人的广告——非凡广告公司”
声音中的语言,是企业愿望和消费者需求点的直接体现。是人兽划分的显著标志,是人际交流、信息交流、艺术交流的媒介之一。它“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在广告中,广告语言表达将我们平常再熟悉不过的语言发挥到了极致。广告中语言有着多种作用:交代情节、制造悬念、点明广告对象、或者给受众心理暗示等等。结合语言学进行广告诉求点的传播会达到精准定位消费者需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