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评张五常“财富累积的仓库理论”
廖仁平
关键词:财富 财富仓库 财富积累 张五常
提 要:通过阅评张五常教授“财富累积的仓库理论”系列化文章内容,在继承其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做了深度与广度上的初步发挥,其中的发挥内容是我研究赌客仓库内容系列化文章的原始起源。
我开始研究财富仓库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张五常教授“财富累积的仓库理论”系列化文章(http://zhangwuchang.blog.sohu.com/entry/2010-11-09 | 财富累积第三节:有产出的资产 2010-11-02 | 财富累积第二节:虚无悖论 2010-10-26 | 财富累积的仓库理论(之一) )
的影响,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确让我看得更远(此向他老人家致敬了!)。此文详细记录了我阅读五常教授“财富累积的仓库理论”博客文章时的相关思考,从中可见到我研究财富仓库理论的原始思路。
以下文章中加引号楷体字为五常教授原文内容摘抄,其它文字为我的思考(或评价)。
“财富累积是大难题。此题涉及的收入与财富的理念应该以费雪的为首。昔日作研究生时大家希望从费雪的思路找到答案。老师赫舒拉发当时是阐释费雪理论的主将,一九六四年我问他财富累积的分析,他直言高深莫测,自己没有答案,说希望有一天我能把这难题摘下来。赫师推荐他说自己读不懂的、弗里德曼一九六二发表的《价格理论》的最后一章,是关于财富累积的。我也读不懂。好些年后弗老对我说那章是他最称意的理论分析,我再读也不懂。当年道听途说,大师如鲁宾逊夫人和哈耶克,因为苦思财富累积这个难题而差不多患上精神病。恨不得赫舒拉发还健在,因为我终于找到一个可以破案的的角度看财富累积…”
我的思考:财富积累的仓库理论太重要了,今天我们还有研究空间吗?此段文字可知财富仓库理论没多少研究成果,我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且看五常教授是如何研究的。
“这角度的构思起自二○○六年。当时内地的楼价急升,北京出手打压楼市,朋友问我怎样看。我不经意地回应:‘人民的收入上升了,消费后余下来的你要他们放到哪里呢?’一般而言,买楼作为财富的累积是个好去处,为什么要压制他们那样做呢?我明白北京担心的所谓泡沫的问题,但多供应建造楼房的土地可以解决,打压楼市是妨碍了财富累积的一个重要选择…”
我的思考:一般居民住房,当住房少时,民生又必须,则不宜作为财富仓库,它主要应当以成本价格分配给公民…其它民生必须品亦然。财富仓库应当主要在奢侈品中寻找,最好是其价格远超其价值的高档耐用奢侈品,这种超额利润理论上讲不应当由少数人所独得,而应当由国家得大头并最终用之于民(比如垄断性专卖经营或征收重税)。所以五常教授所提的住房型财富仓库宜以高档且超高价格住宅为对象。从财富生态学角度看这个问题就会简单许多,财富累积必以财富过剩为前提,财富过剩又以基本民生财富得以充分保障为前提,用于财富累积的财富当然以耐用且高价值为宜,即以高档奢侈名品为最佳对象。这些高档奢侈品在财富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高于一般日用品。
“关于经济增长,财富累积是重要话题,我曾经像弗老当年,从费雪的《利息理论》入手,所获不多。年多来得到金融危机与中国房地产的启发,我想到一些新角度或可打出去。新角度有两个相关点。其一起自美国二○○八年的金融危机:那些所谓‘毒资产’只是一些纸张,写着的财富下降至零就什么也没有。如果财富的累积是房地产,其价暴跌资产还在,有用途,有租值,止跌回升的机会存在,不会出现绝望之境。股票财富的暴跌差一点,但有关机构一日存在,股民有机会收复失地。第二点,有关的,是这些年北京屡次要打压楼市。我明白他们的目的,但在经济增长得好的中国,一般市民要通过投资来累积财富,最安全可能是在房地产打主意。不容许他们这样做,或在政策上有意或无意间令房地产的投资者损手,不智。我可以容易地想到极端的例子,说打压楼市可以把整个经济搞跨…”
我的思考:国民财富积累的主观动机是好的,国家应当为其找到一些比较可靠的财富仓库,这对国家整体经济生态的升级有利,但张五常教授的房地产财富仓库并不是现阶段中国最好的财富仓库。国家要花大力气培育其它高档且超高价格的耐用奢侈品财富仓库如玉石制品系列。
“分析经济增长,多年以来我只着重两点:一、资源的局限,二、竞争的制度。这些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经济增长学说兴起之前的老生常谈,从古典的斯密到新古典的马歇尔都那样看。经济的增长由竞争制度带来的资源使用决定,亦老生常谈。我的贡献,是得到阿尔钦及科斯的启发后,把制度分析改进了。改进的重点是把产权约束竞争逐步发展为以合约约束竞争;把交易费用推广为社会费用,再转一下角度,看为约束竞争的费用;把租值消散与社会费用挂钩,而制度增加效率则看作是租值消散下降了。本来是头痛万分的财富累积一下子简单起来,因为可从资源租值的上升看。租值上升带来的资源价值上升就是财富累积了。财富累积的分析,从利息理论的通道发展很难走,从资源租值变动的通道推进顺利得多。租值这个概念有好几种变化,处理得高明尽皆精彩。这里提到的租值可以看为费雪的年金收入或弗里德曼的固定收入(见第二章),以利率折现是财富。一时间那高深莫测的‘财富累积’变得豁然开朗。累积财富,跟累积任何物品一样,需要有仓库!忘记了仓库,财富不知放到哪里,是财富累积的思考困难所在…”
我的思考:一方面,租值上升当然也是财富积累了,然世界任何物的租值不可能只上升不下降。另一方面,教授显然没有注意到生产力系统这个财富仓库的价值。国家生产力系统的升级需要大量投入,这种投入就相当于是财富的存放,因为生产力系统的升级没有止境,所以理论上讲国家生产力系统这个财富仓库的容量是无限的。
“没有完整无缺的仓库…不止此也。仓库是否广东人说的「冇穿冇烂」是重要的问题。数百年前荷兰出现的「郁金香危机」很有名,从这里提出的角度看是财富累积的仓库破裂的例子。当时那里的市场把郁金香球茎的稀有品种之价炒到天上去,可以看为财富累积上升,跟着举国的人抢着在家中后园尝试培植,不再稀有,这仓库破裂收场。天下间没有完整无缺、永不可破的财富累积的仓库。然而,如果一个经济完全没有累积财富的仓库,不可能发展起来…”
我的思考:找到一些相对好的财富仓库就好,我的财富生态学说中的生产力仓库及市场财富仓库就是目前较好的财富仓库类型,且容量相当大,几乎达到无穷大。看来我可以对财富仓库理论研究作点贡献。
“ …把钱存进银行有些人会不断地累积银码数字,算是仓库,但银行要把钱借出去才可以生存。本质是服务,不是仓库。银行本身是一间公司。公司或企业是仓库。购买银行股票是财富累积的投资,但那只是众多财富累积的仓库的其中一种。没有其他财富仓库的支持,银行要赚钱是不可能的…”
我的思考:财富生态学可解释之:一种财富必以另一种或另一些财富为存在前提,好比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某一种动物必以其生存所必需的其它食物等的存在为前提一样。
“悖论是英文paradox的中译。有几种解法,都有点模糊。用在这里的意思,是一组言辞彷佛互相矛盾,说的却是真理。我以「虚无」来形容这悖论,是说一些累积财富的仓库可以持久地稳固,内里藏着的很值钱,但没有产出,看不到给拥有者带来什么租值或收入。只是市场有足够的人认为值钱,有需求,就值钱了。既然值钱,利息的放弃是拥有的代价。这样的仓库藏着之物的市值会变动。这市值的上升是回报,下跌是损失,二者的变动代表着财富累积的变动。…资产的升值代表着财富累积的增加,因此,所有资产皆可以看为财富累积的仓库。问题是,在费雪的传统中,资产有生产力,带来租值或收入,而这些收入以利率折现是资产的价值,称财富。本身毫无生产力的资产也是资产,但我们无从以其产出的收入折现。这类资产的主要用场是累积财富,当年费雪没有分析过。以‘仓库’来描述这类资产是恰当的,虽然其他有生产力的资产也是财富累积的仓库…”
我的思考:无生产能力的资产财富仓库主要应当是高档耐用奢侈品、艺术品等。国家值得花大力去建设维护这个市场,使之成为国民们一个主要的财富仓库之一。
“可靠的仓库的形成是市场要有足够而又可信的鉴证专家的存在。讯息费用历来是收藏品的重要话题。一九七五年我调查玉石市场得到的一个结论,是没有鉴证专家玉石不会有微小的优劣排列,市场不容易搞起来…总言之,鉴别真假是非常头痛的事…可以肯定的,是讯息费用愈高,收藏品作为财富累积的仓库的用途愈小…”
我的思考:国家信用保障、价值最终担保制度、及身份唯一性管理系统等的建立就会大大缩小其不确定性,因而可以很快地在大范围内建立起玉石制品市场。
“如果中国的人口不是那么多,这些年经济增长不是那么快,今天作为财富累积的收藏仓库,乾隆物品可能因为太多而使这仓库降为二等。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吸收了好一部分,可能是大部分。然而,九十年代初期,乾隆的书法及其他与他有关的物品不是那么值钱。当时你花一两百万港元可购进多件,今天肯定发了达。这可见一个财富累积的仓库的形成以至达大成之境,要讲时日与几种条件的结合。这些条件,乾隆物品近于拿满分。论收藏,有朝一日这些物品组成的「乾隆仓库」会雄视地球。回顾人类的收藏历史,从不成气候转为有大成的仓库的例子不少。好些收藏的朋友喜欢猜测哪些艺术作品有大幅升值的前途。我认为他们应该扩大考虑的范围,考虑他们有兴趣收藏的会否打进一个健全的财富累积的仓库…”
我的思考:看来教授对艺术品财富仓库的研究下的功夫比较大,且主要针对市场自发性发展而言,没有考虑到国家权威的介入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反而让教授的研究有些局限了。在培育国民们对任何物的高价值财富意向时,市场自发与国家倡导促进相辅相成,一定时期内,国家的权威及价值最终担保系统的作用威力巨大。
“回头说虚无悖论,我要说的主旨是累积财富的仓库不需要是有产出回报的资产,不需要是公司机构,不需要是今天的产品,也不需要是书本说的生产要素。需要的是市民有钱购买,在上文提到的四个条件的维护下,他们的共同兴趣可以促成一个健全的仓库的形成,有持久不破的能耐…本身没有产出功能的收藏品,可以用作抵押借钱投资,或因为对收藏者的生计给予保障,会鼓励多作有产出的投资。收藏的市场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你要我藏的,我要你藏的,累积财富的仓库就坚固起来了…说过了,收入增长带来的财富增加总要找些地方累积起来。可靠的仓库愈多对经济发展愈有利,因为选择的范围扩大了。原则上,市场对不同仓库或资产的取舍的均衡点,是扣除了拥有者的不同快意、管理的不同麻烦、仓库的破裂有不同的机会等,其预期的回报率应该一样。除了非法行为,政府打压任何一种仓库,对经济发展的整体皆不利…”
我的思考:财富生态学理论支持此结论。教授的研究结论也符合财富生态进化的规律。在财富生态系统中,各种财富互为存在前提,互相竞争合作,对立统一发展。收藏品中可以有奢侈品,艺术品,文物等。
“有产出能力的资产——例如一块土地——是国民收入的根源。虚无悖论所说的资产是没有产出收入的。没有产出的资产仓库不可能独自存在,要靠有生产力的其他仓库的支持…市场的君子、仕女们要购买古物收藏,促成这些没有生产力的财富累积的仓库存在,要靠其他有生产力的资产仓库给他们带来收入。这解释了没有生产力的收藏品的市值,对国民收入的增长是格外敏感的。日本的经验我说过了。中国呢?自八十年代中期起还健在的艺术家的收入上升得快,而二○○○年通缩终结,数量不会再增加的收藏品的价值上升速度惊人。这样的上升速度可以持续多久很难说,要看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率,也要看利率与人民币值的变动。最困难的估计,是人口十三多亿的中国,今天(二○一○年)好收藏的可能只是很小的一撮人。收藏是有传染性的玩意。有钱的人多了,知识与文化的欣赏增加了,收藏的人马会增加多少我不知道。附庸风雅是有钱人的玩意,历史来来去去那样说。”
我的思考:人们在一定生产力系统中劳动可以源源不断地产出商品财富,仿佛不绝的江河水日夜流淌,日夜流淌的江河水大部分注入大海或被沿途人们所用,相当于人们产出的商品中大部分被日常消费了;少部分消费不了的财富可以转存于高档高价耐用奢侈品等没有产出的资产仓库中,这些仓库好比是江河边上的吞吐湖泊,如长江边上的洞庭湖。所有江河边上的吞吐湖泊不可能独立存在,而以其江河的存在为前提,而这些众多的吞吐湖泊的存在可以在调蓄江河水量方面起到重要的生态作用…众多奢侈品等无生产能力的资产财富可以为整个财富生态的多样性与稳定性作出贡献。
“一个国家的财富是所有资产的价值加起来的。财富累积历来是经济学的大难题。前辈们没有从‘仓库’的角度看,要不是忽略了资产价值的变动,就是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资产。虚无悖论说的没有产出收入的资产仓库重要。除了我说的古物收藏之外,很多其他资产在某程度上都有一点收入的‘虚无’,但协助了财富的累积。不考虑这方面,我们不可能从收入增长的角度找到财富累积的均衡点。在第二节我们指出了一个要点:单靠有产出的资产作为财富累积的仓库,财富的上升不能超越产出的预期收入折现的上限,虽然市民有时过于乐观,把未来的收入或租值的预期高估了。不管如何高估,财富的上升是被资产的收入上升约束着。然而,从没有产出收入的收藏仓库看,财富的上升没有这种收入约束。”
我的思考:教授也思考了土地、公司、及知识等有产出能力的资产仓库,但稍有点微观了,没有从宏观大角度来看有产出能力的财富仓库,所以教授没有太多论述生产力系统的升级等问题;其实国家生产力系统才是人类积累财富的最大仓库,它的容量几近无穷。因为生产力系统的升级没有止境。人们完全可以乐观地预期生产力系统升级后更多更好的财富收入。当然了,没有产出的资产这些类同江河边上的吞吐湖泊型财富仓库仍有重要价值,它们的存在增加了财富生态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为财富生态系统的进化提供了条件。生产力系统这个财富仓库主要存入国家公共财富,私人财富只能以债券形式存入,私人不得占有或控制生产力这种公共财富,因为生产力系统私有化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关于此,稍为想一下中国几千年以来因大规模土地兼并所致的改朝换代就能窥见一二。
“逻辑上,不引进虚无悖论,财富累积的理论推不出来。以产出为主的资产,作为财富累积的仓库,有收入预期以利率折现的上限。如果社会只有这类资产,没有空置,产出的收入消费后余下来的,不容易找到地方累积。虚无悖论说的仓库,本身没有产出,没有收入折现,容纳累积的上限不存在。任何社会,有生产力的资源就是那么多,愈是运用得宜,收入增长愈快,财富的累积愈需要没有上限的仓库的协助。本章第二节解释了,后者仓库的形成及稳固是要讲条件的。”
我的思考:没有上限的仓库除了收藏品外,生产力系统的升级是没有止境的,普遍的人的品质提升才是最高的财富归宿。从财富生态学规律更容易将财富积累的仓库理论表达得更全面、更深刻、更科学。为了让一般人都能理解财富仓库理论,“虚无悖论”似无必要,可以直接用奢侈品或收藏品财富仓库等概念。我的研究中将此类财富仓库归入市场仓库。
我的研究还表明:市场仓库主要为私人财富提供仓库,在私有制还比较普遍时,在人类经济发展的初级、中级阶段,还是很有必要的,它们的存在对财富生态向更高形成进化是有利的。五常教授的研究主要针对市场仓库中的部分收藏品市场,稍微观了些,可以对财富仓库理论研究抛砖引玉,但还没有全面系统地描绘出人类财富仓库的完整图画。
以长江主干道与其相连接的无数大大小小吞吐性湖泊为比喻,国家生产力系统才是这个主干道,而与其相连接的无数大大小小吞吐性湖泊就是各种值钱的收藏品。不息的长江水就相当于生产力系统不断产出的财富,这些财富大部分用于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相当于其江水中的大部分被沿江居民所用了或者流归大海了;而其中的少部分水量被与其相连接的无数大大小小吞吐性湖泊所调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