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楼市: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原文发表于2010年7月号《新地产》杂志

   “这几年,感觉像坐了趟过山车。”透过一根电话线,纽约大都会保险公司资深金融分析师何娅向本刊记者感叹。6年前,何娅在距曼哈顿市区不到20英里、有着全美首富之郡称号的Fairfax(费尔法克斯郡)买了一套价值41万美元的Townhouse(联排别墅)。这套房产在2006年年中时曾飙升至67万美元左右,然而在金融风暴的席卷下,何娅的别墅最低时跌至约37万美元,相距高点时跌幅超过40%。尽管最近美国楼市有所回暖,但仍未回升至她购买时的价位。

   如果放在全美范围来看,这套Townhouse的跌幅并不算大。纽约绿谷房地产公司资深地产经纪Roy Li表示:“美国一些旅游度假城市跌得更惨,如拉斯维加斯、迈阿密、奥兰多等城市,房价深幅下探了60%—70%。”

  就在邻居“山姆大叔”陷入泥潭中难以自拔时,加拿大楼市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国楼市在经历了短短半年的调整后旋即掉头向上,去年夏天以来,多伦多、温哥华等大城市的房价及成交量屡创新高。

  “简直就像一个是白天一个是黑夜。”加拿大房地产协会主席戴尔•瑞普林格(Dale Ripplinger)如此形容该国楼市发生的V形逆转。实际上,这句话用在反差巨大的美国楼市和加拿大楼市上也很贴切。

  美国楼市:或将二次探底

    Roy Li告诉本刊记者,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房地产市场一度出现了恐慌性抛售,部分成为负资产的购房者宁愿舍弃已支付的首付款,也要将房子卖掉。在这种情绪的蔓延之下,很难找到房价不跌反涨的区域,只是跌多跌少的问题。

  “当然,好区相对抗跌,比如纽约东部一些区域,房价下跌幅度仅为20%左右,曼哈顿则跌幅更小。”Roy Li说。

  作为美国第一大都市,纽约市分为曼哈顿、布鲁克林、皇后区、布朗克斯(Bronx)和斯塔腾岛(Staten Island)等五个区。据富国银行与全美住房建商协会(NAHB)发布的研究报告,今年第一季度,纽约房价中位值为42.6万美元(约合290.5万人民币),远高于全美17.5万美元的房价中位值。即使如此,纽约每平方米房价中位值不足2。8万人民币,比北京四环内房价还低。

  而纽约市中心曼哈顿一向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区域之一,该区域价格相对坚挺。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曼哈顿房价比去年同期下跌11%,中位值为86.8万美元(约合592万人民币),但这一区域的居民年均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

     在美国已生活近7年的何娅,对此次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有着切身体会。2004年8月她购置那套面积达2500平方英尺(约合252平方米)的Townhouse时,仍在校读书,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但银行却告之她只需支付5%的首付。而她身边一些有工作的朋友,很轻松地以零首付从银行得到房屋贷款。

  过于宽松的信贷政策及金融衍生品的泛滥,最终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遭遇了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投资大师巴菲特曾戏称,美国楼市下滑是目前唯一的处境,除非美国决定炸掉大量房屋。

  为稳定住房市场,美国自2008年7月起推出一揽子救助计划,包括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调整住房贷款担保等,其中面向首次购房者的8000美元税收优惠政策最引人注目。该项政策原计划在去年11月底截止,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前景不乐观,税收优惠政策延长到了今年4月底。

  在购房退税计划及低利率的刺激下,今年一季度美国楼市出现了止跌回升的态势。5月底公布的标准普尔S&P/Case-Shiller住房价格指数显示,美国第一季度房价较上年同期上涨2%,为近几年来首次同比上涨。不过,房价较去年第四季度却下跌了3.2%。

  在购房退税政策退出的4月份,美国新屋销售量大增。据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4月美国新屋销售量比上月增长14.8%,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算为50.4万套。

  标准普尔分析师David Blitzer认为,尽管美国楼市状况好于去年第一季度,但有迹象显示,房价又开始走软。今年3月份新屋销售和开工数量的反弹并未渗透到房价,这尤其让人失望。实际上,4月份的情况更是如此,新屋成交量的放大并未推动房价回升,当月全美住房中间价为每套19.8万美元,反而比前一个月前下降9.6%。

  “3、4月份成交量走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购房者想搭购房退税的末班车,需求得到集中释放。”Roy Li向本刊记者表示,在失业率仍居高不下的前提下,美国税收优惠政策的终结可能会导致楼市二次探底。“房价或许还有一跌,幅度大概在10%左右。”

  最近几个月,关于美国楼市是否已见底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有观点认为,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走出低谷,正在缓慢复苏。然而,在美国经济依然存在下行风险,次贷平波未平、欧元债务危机又将来袭之际,美国楼市的反弹仍显脆弱。摩根大通美国首席经济师费洛里(Michael Feroli)不久前公开表示,“就长期走势来看,房价不太可能大幅回升。如果景气指数持续复苏,楼市销售将随劳动力市场一起升温。”

  

  华人抄底美国楼市

   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美国楼市经过一番剧烈调整,部分城市房屋的投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在纽约一些稍差的区域,以前售价3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13万美元就可以买到,而每月租金可达1300美元。刨去每年缴纳的地税等费用,租金回报率超过了7%,比将钱存在银行里划算多了。”Roy Li说。

  何娅告诉本刊记者,她身边很多华人朋友从去年就开始抄底,少则购置一两套房产,多的甚至一口气买了10套房产。“金融风暴令美国人的财富得以重新分配,那些财务状况良好的人将最终受益。”

   不仅是美国华人,加拿大华人也热衷抄底美国楼市。多伦多环球地产集团总裁庞海福今年初曾组织一个20多人规模的华人购房团到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城市奥兰多考察,最终成交了十几套房产。奥兰多是美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等为数众多的主题公园。

   “那里的房价实在太便宜了。打开窗户就能看到湖面、旁边是高尔夫球场的两居室公寓,才卖7万美元(约合47.7万人民币),而且这个价格已经比去年最低谷时涨了,去年大概6万美元就能买到。而类似的公寓在多伦多没有30万加元(约合195万人民币)根本拿不下来。”庞海福说。

    他进而补充道,奥兰多现在售价7万美元的公寓,在金融危机前的价格是26、27万美元,几乎跌去了70%。“不管是出租,还是等待日后升值,都不会有什么风险。”

   美国全国地产商协会一项国际住宅购物活动的研究报告显示,加拿大人在2009年美国物业海外买家榜中排首位。而佛罗里达州1/4到1/3的购房者是加拿大人。与其他族裔相比,加拿大华人更喜欢用现金一次将房款付清。

  “据我所知,拉斯维加斯、凤凰城等地也吸引了不少华人买家。但我认为,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佛罗里达州的机会更大一些。”庞海福向记者表示。

  

  加拿大楼市:逆金融危机而上

  移民加拿大已有七年时间的Lisa Li是记者在多伦多的房东。她2004年在北京南三环购置了一套16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这套房产在短短几年内已升值近4倍。“涨的太凶了,肯定有泡沫。”她对北京房价一路狂飙感到很担忧。

  Lisa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北京那套房产售价为350万人民币,租金每月只有5500元左右,而她去年在多伦多北约克区购置的一套半独立屋(Semi-house)目前市场价大概为36万加元(约合234万人民币),每月租金却达到了2000加元(约合13000元人民币)。即使算上地税等持有成本,该房产的回报率也接近北京的两倍以上。

  不久前,Lisa相中了位于多伦多豪宅区Bayview和Eglinton的一套面积达3500英尺(约合325平方米)的半独立屋,并签下购买协议。这套豪宅的售价为72.9万加元(约合473万人民币),每平方米的价格仅为14500元人民币左右。

   而来自江苏南通的投资移民陈女士今年3月一登陆多伦多,就和先生到处看房子。陈女士告诉本刊记者,虽然南通是三线城市,但别墅价格每平米也要12000—15000元,多伦多大部分地区的别墅甚至比南通还便宜。

     实际上,陈女士眼里“一点也不贵”的多伦多房价,还是经过近一年持续上涨后的价位。2008年秋冬,笼罩在美国楼市上空的阴霾曾越境飘到加拿大。随后的半年时间,加拿大楼市成交量锐减,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等城市的房价向下调整了10%—15%不等。

  “当时很多专家通过一大堆统计图表作出预测,都判断市场萧条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安省华人地产专业协会副会长吴树声说。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加拿大楼市走出了一波与中国楼市颇为相近的行情:在经历去年5月份短暂的“小阳春”后直接进入“盛夏”,并将火爆的成交态势一直延续到今年春天。在一些热点地区,争抢offer的现象屡见不鲜,温哥华、多伦多等地甚至出现排队买公寓楼花的盛况。

   根据加拿大房地产协会4月中发布的报告,今年第一季度,两层楼房(two-story house,包括独立屋、半独立屋、联排别墅)的全国均价为36.5万加元。其中,温哥华为98.5万加元,多伦多为56万加元,蒙特利尔为35万加元。相比去年同期,温哥华和多伦多两大城市的房价上涨了约20%,均超越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最新数据显示,3、4月温哥华独立屋的均价连续两个月突破了100万加元大关。

  总体而言,加拿大除了西部最大城市温哥华之外,房价与上海、北京相比有不小的差距。温哥华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曾多次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成为富人扎堆的地方,因此房价比加拿大其他地区高出一截。

  自5月以来,“炙手可热”的加拿大楼市开始出现冷却的迹象,挂牌量上升的同时,成交量有缩萎缩,但房价仍处于历史高位。

  美加楼市缘何演绎冰火两重天?

  对于加拿大缘何未出现美国式的危机,蒙特利尔银行总部经济学家陈蔚纯向本刊记者表示,加拿大银行体系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稳健,金融市场及信用市场比较健康。而且,次级贷款的比例只占整个银行按揭的约5%,而美国的次级贷款比例却高达25%以上。

  “加拿大经济在金融风暴中所受的冲击远没有美国严重,因此经济刺激手段也比美国少很多,但一些刺激计划在房地产市场上效果明显。”陈蔚纯说。

  去年4月,加拿大央行宣布将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下调至0.25%,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将房屋按揭利率调至历史最低位,一些购房者拿到的房贷利率几乎比两年前低了2个百分点。尽管今年6月1日加拿大央行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但利率仍维持较低的水平上。多位业内专家认为,借贷成本的大幅减少,令很多人提前了置业计划。

  吴树声告诉本刊记者,多伦多房价自1996年以来年均增长幅度仅为6%左右,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增幅甚小。“多伦多房价在世界范围的大都市中都是偏低的,房价收入比也很合理。”

   除加拿大多数城市房地产市场泡沫成分较少之外,加拿大经济的强劲复苏也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加拿大不仅是七国集团中率先走出衰退的国家,而且今年第一季度GDP年增率高达6.1%,增速创近十年最快,几乎是美国的两倍左右。

   (注:1加元约合6.5元人民币;1平方英尺约合0.093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