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培训课程后,一位学员说,还是第一次从您这儿听说,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从制度和管理抓起。从我们目前的企业文化建设状况看,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很多人都认为文化就是弄一堆理念,然后以各种形式加以传播和灌输,似乎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全部了。
其实,早在企业文化最早的著作之一《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一书中,作者就提出了文化变革的概念,并且较为详细地描述了他们亲身经历的MSWD公司文化变革的过程。按理说,看过这些资料的人,就应该能够理解这样一个观点:文化的变革是伴随着管理的变革而发生的,要进行管理变革,就必须弄清楚其变革的方向;而要进行文化的变革,就必须从改变旧文化赖以产生的环境和土壤开始。比如,在MSWD公司文化变革过程中,作者先提出了其低效、任人唯亲和官僚风气严重等三方面的不良文化,而其变革的过程,则不是像我们熟知的提出理念、宣传灌输理念等等,而是从合同处理、操作与维修、人事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变革,打破了原有的做事方式。
不知是不求甚解还是传统的原因,在我们的许多企业文化建设中,“建设”工作往往停留在“说”的程度上,而很少涉及做的方面。而说的和做的不一致,就出现了问题。比如,一位学员说,企业文化建设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你看,我们的人才理念是这样的,而我们公司刚刚提拔了一批人,大部分是那样那样的人。你说,让人家怎样相信你的企业文化?!其实,在这里,说的人才理念和实际做的提拔人,都是文化表现的方式。也就是说,文化的倾向性,既要通过说的来表达,更需要通过做的来表达。而且,真正起作用的文化,往往是做的更有效果。比如,在这家公司,今后想得到提拔的人,以后会不会按照领导提拔的“那样”的人来“做人”?说到这里,想起另一个朋友说的,他们公司的文化由家文化向绩效文化转变,说本来就想通过教育啊、引导啊什么的,向大家说清楚绩效是什么、希望大家关注绩效,等等。但是最后发现,大家真正重视绩效的时候,还就是绩效制度出台以后的事儿。
本尼迪克特在她的《文化模式》一书中说,对于一个人来说,人类的行为方式有多种多样,可是,在可谓无穷多的选择中,一种文化中的人们只选择其中的一些,而这些选择显然是有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无论是从本尼迪克特笔下的部落还是从现代社会看,人们选择的“这些”“自身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文化,更多是一种选择的行动,而不是假说教。
说的是文化,做的更是文化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