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真]真实数据:83年后的包产到户对全国粮食增长率贡献率为零


真实数据:83年后的包产到户对全国粮食增长率贡献率为零
 
作者:大道至真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 10857    更新时间:2011-1-7  
       【字体: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中国化肥的使用现状与需求展望--中、微量营养元素问题探讨

用真实数据说话,83年后的包产到户对全国粮食增长率贡献率为零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中国农民有施用有机肥的优良传统,数千年来得以保持地力不衰。但是,仅仅依靠农业内部的物质循环,难以迅速地、大幅度地提高作物产量,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对农产品的需要。正是施用化肥,为农作物提供了新的养分来源,生产出了更多的农产品。中国在这两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的作物育种家鲍洛格博士(Dr.Norman E.Borlaug)1994年在文章中写道:“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她农业上惊人的进步是由于多种因素。当然,发展高产品种和改善灌溉系统起了主要的作用。但是,可能更为重要的在于改善和保持土壤肥力方面的成就。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在世界上是有机物、家畜粪肥、人粪尿、作物残茬堆肥再循环利用最好的国家。”

  “在60年代初期,中国意识到不能仅仅依靠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和食物生产。”从60年代发展氮、磷小化肥,同时进口氮肥。在70年代又建了10个日产1000吨和成氨的大型氮肥厂。“今天中国是世界上氮肥最大的生产、进口和消费国,磷肥的消费和生产,居世界第二、三位。在化肥工厂方面的投资使中国得以潇洒地在基本食物方面成为自给,而且某些粮食成为重要的出口国。”这就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肥料与粮食生产关系的看法。“在60年代初期,中国意识到不能仅仅依靠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和食物生产。”从60年代发展氮、磷小化肥,同时进口氮肥。在70年代又建了10个日产1000吨和成氨的大型氮肥厂。“今天中国是世界上氮肥最大的生产、进口和消费国,磷肥的消费和生产,居世界第二、三位。在化肥工厂方面的投资使中国得以潇洒地在基本食物方面成为自给,而且某些粮食成为重要的出口国。”这就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肥料与粮食生产关系的看法。

  1、大量营养元素肥料(氮、磷、钾)

  1.1. 氮、磷、钾肥料的增产作用

  我国引进化肥并进行施肥的试验研究开始于本世纪初期。在农业上大量施用化肥并在农业增产中发挥重大作用是在6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施用化肥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这就是60年代前的有机肥与氮肥配合阶段,60年代的有机肥与氮、磷化肥配合施用阶段和70年代中期以后的有机肥与氮、磷、钾、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阶段。此后又经过20年的发展,大量元素肥料的平衡施用并没有完成解决,例如钾肥不足和土壤钾素亏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微量营养元素(硼、锌、钼、锰等)和中量营养元素(硫、钙、镁)对作物的增产作用日趋明显,其需求呈增长之势。

   氮、磷、钾化肥在我国农业增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全国化肥试验网1981~1983年在全国布置的5000多个田间试验结果计算:合理的氮磷钾化肥配合,可使水稻增产40.8%,玉米增产46.1%,小麦增产56.6%,棉花增产48.6%,油菜籽增产64.4%,大豆增产17.9%。每公斤氮肥(N)可增产稻谷9.1公斤,小麦10.0公斤,玉米13.4公斤;每公斤磷肥(P2O5)可增产稻谷4.7公斤,小麦8.1公斤,9.7公斤,每公斤钾肥(K2O)可增产稻谷4.9公斤,在小麦、玉米上的增产效果较低。肥效总的状况是N>P2O5>K2O。若以化肥总用量的80% 用于粮食作物,每公斤化肥(养分)增产8公斤粮食产量计算,则 80 年代初粮食总产中约有1/3 是施用化肥得来的。因此,举国上下都对增加化肥来提高作物产量寄以厚望,甚至认为只要有了化肥,就有了粮食。

  1.2. 中国近10年来化肥用量和粮食产量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自1984年以来,我国化肥产量继续增加,同时,每年又进口大量化肥,因此,化肥用量增加很快。但是粮食产量即出现了徘徊,增长的速度明显变慢了。棉花产量至今还没有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下面是我国1952年~1994年的化肥总用量和粮、棉总产量(表1、图1)。
(表:表1 我国历年化肥总用量和粮、棉总产量 )
年份 化肥 粮食 棉花
(万吨)
1952 7.8 16392 130.4
1957 37.3 19505 164.0
1962 63.0 16000 75.0
1965 194.2 19453 209.8
1970 351.2 23996 227.7
1975 536.9 28452 238.1
1976 582.8 28631 205.5
1977 648.0 28273 204.9
1978 884.0 30477 216.7
1979 1086.3 33212 220.7
1980 1269.4 32056 270.7
1981 1334.9 32502 296.8
1982 1513.4 35450 359.8
1983 1659.8 38728 463.7
1984 1739.8 40731 625.8
1985 1775.8 37911 414.7
1986 1930.6 39151 354.0
1987 1999.3 40473 424.5
1988 2141.5 39408 414.9
1989 2357.1 40755 378.8
1990 2590.3 44624 450.8
1991 2805.1 43529 567.5
1992 2930.2 44266 450.8
1993 3151.9 45649 373.9
1994 3314.0 44450 425.0
(图:图1 我国历年化肥总用量和粮食总产量)


  从表1、图1可见,1984年前化肥用量较低,随着用量的增加,粮、棉产量逐年上升,在此期间产量因自然(天气)和人为(政策)等原因,也有波动,但时间较短。1984年后化肥用量迅猛增加,粮食产量出现了5年的徘徊,1990年开始才缓慢回升。1984~1994年的11年间,化肥总用量增加了1574.2万吨,增加了90.5%,而粮食只增加3719万吨,增加了9.1%。

全国基本实行包产到户后的198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3.8728亿吨,1993年全国粮总产量为4.5649亿吨,增长17.87%。而196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14亿吨,197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8631亿吨,增长33.8%。包产到户后的十年,粮食生产的增长竟然比人民公社在文革‘十年动乱“时期的粮食生产增长率还低!  


1983年——1989年粮食进口累计为8581万吨,粮食出口累计为4537万吨,进出口冲减后,纯粮食进口4044万吨, 平均每年进口577.7万吨,即115.54亿斤。。1983——1989年植物油进口累计为202.8万吨,出口累计为60.3万吨,进出口冲减后,纯植物油进口142.5万吨,年均进口20.35万吨,即4.07亿斤。这些进口的粮油主要增加城镇人口的供应,而同时减少对农民的征购。原来八十年代老百姓觉得能吃饱饭,油水也多了,并不是一个“包“字就带来的。

原文数据资料主要引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 林葆研究员《中国化肥的使用现状与需求展望》一文

 

附图:
 

 



关键字 包产到户 粮食 化肥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     
文章录入:heji    责任编辑:heji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我要评论】【加入收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1 楼人民大众】 于 2011-1-7 11:10:09 评论说
我们山西临汾1979年亩产小麦700斤费用只需30元.2010年亩产小麦650斤费用就要650元.现在官不为民办事.农民种地养不起地
 
 2 楼maple510】 于 2011-1-7 11:38:00 评论说
给力!!!
 
 3 楼笠翁对韵】 于 2011-1-7 12:21:09 评论说
对于这种数据贴,应该发对应的图表,直接分析曲线,
说明什么因素对哪条曲线的影响最大,而什么因素对曲线影响最小,
更加直观,一目了然,文章的说服力会更强。
 
 4 楼chenyafang】 于 2011-1-7 13:55:43 评论说
写的太好了。
 
 
 5 楼zhoudaohai】 于 2011-1-7 15:12:42 评论说
我觉得这篇文章还是欠缺一些说服力,因为粮食增产到一定数量之后,再要增产会比前面更困难一些,应该要分析得更深入一些
 
 6 楼zgh540309】 于 2011-1-7 15:24:29 评论说
我等草民没有知识,在电脑时代还可能是电脑盲,也不会种地,但许多事实却能够看到,许多常识还能判断。
以农业为例,美国虽然是私有制,但种地时也是大量使用机械,大量运用科技。所以,农作物是否丰收与所有制、产权、经营权无关,只与是否符合农作物生长规律有关,与科学种田有关。至于是否种田科学了,庄稼是认理不认人的,不管是农民种还是农业专家种,不管是个人种还是集体种,反正人骗地一时,地骗人一年。
话是这么说,这里有个理,难道大面积种植农作物比不上分散小地块高产?难道农业专家没有老农民甚至天生的小农民懂的多?为什么美国要大面积种植我们却非要小面积耕作?为什么美国的农民种地要听农业专家的话我们非要听老农民甚至天生的小农民的话?难道只因为美国是帝国主义?但帝国主义也不会自己害自己,拿庄稼开玩笑。
如果说集体化时期,农业没搞好,那是因为人骗地,当然地也要骗人。不管是干部还是农民,都可以扪心自问,那时侯种地拿出象承包之后的力量了吗?为什么那时侯不用心不用力?那是另外一回事,那是管理学中激励方法问题,与土地是分散还是集中使用不是一个范畴领域。在这暂不讨论。
如果我来评价土地承包政策,是因为管理者无能,管不了大面积土地,又调动不了农民的积极性,还解决不了农民的吃饭问题,干脆,把地分给你们,你们自己说了算,再没饭吃与我无关。这是负责任的管理吗?如果承认农民个人种地、分散经营土地比集体大面积经营土地强,那么,农学院可以取消了,农业科研可以终止了,否则,那么多农学院的学生,研究了那么多农业科研成果,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户,零零散散的分割土地,如何市场化?如何快速推广?再加上中间仿冒的伪劣产品,黑心的坑农机构......农业现代化恐怕是笑谈。
中国只是一个农民大国,农民大国和农业大国有质的区别,不能混淆概念。中国没有农业,只有农民。现在还谈不上业。农业也有企业,农业也有托拉斯,但我们没有。我们有的只是束缚农民不要离开土地的统治策略。这是封建愚昧的策略,不是科学民主发展的策略。
农民如此,工厂也是同理。现在,有人鼓吹只有把工厂交给私人经营才能搞好,管理是管理专家的事,是职业经理人的事,没有充分调动、发挥管理人才的能力也是用人领域的问题。
就算是只要权利交给原来的官员们就可以改变管理落后的局面,奇怪了,还是这般人马,原来为国家管理工厂就亏得一塌糊涂,只要到了自己手里就可以赚钱,这样的官员,这样的良心,纯属披着羊皮的狼,道德低下的骗子,现在就应该把这些骗子赶下台,另请有良心的、负责任的人才管理,怎么可能还让这些人鲸吞蚕食我们的国有财产?还是一个理,高层无能赖着位,哪管千家万户愁?!
看看这些年土地承包后的成果,原来几十年的小水利、小农机、广大的农村医疗机构、简易学校......还有多少生存?那些水渠、农机站、医疗诊所、普通学校......不仅是国家、集体的财产,更是农村安定的保障。
再看看那些私有化之后的工厂,老板确实是富了,富的晚上睡觉都不安心,可是工人呢?不用说下岗的、买断工龄的,就是在岗的有合同的,这些人的长期保障在哪里?现在的福利、劳动条件又怎么样?就说把工厂骗到手的老板,工厂的进步有多大?科学管理体现了多少?工厂的前途、企业发展的目标、企业投入的资金又如何?......
总之,现在,应该认真讨论公、私优越性的问题了,谁说姓社姓资没关系,那是原则问题怎么能没关系?搞不好就是社会主义的原因?那么,干脆彻底否定社会主义算了,用什么初级阶段来遮羞?!
如果我们还承认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就要认真探讨、研究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怎样搞好社会主义。
我们以前经济工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搞好,究竟是计划经济不好还是没计划好?是机制问题还是方法问题?是社会主义不好还是根本没按社会主义要求办?过去的那些做法真是社会主义吗?我们现在的做法真是资本主义吗?我们虽然剪掉了脑后的猪尾巴但真的彻底消灭封建了吗?面对怪胎四不象,不知道怎么说!
 
 
 7 楼abc研究室】 于 2011-1-7 15:40:25 评论说
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好。
 
 8 楼郑敏泉】 于 2011-1-7 18:44:50 评论说
支持6楼所述。
但就目前的实际已经分田的事实来说,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难度不小。可以尝试先重新搞供销合作社的模式。组织起来统一采购所需的农药化肥种子农具----这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组织起来统一对外销售,可以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安排农民的子弟在合作社内就业。时间长了农民得到实惠了,自然会重新走回集体发展的道路上去。
 
 9 楼lichenzj】 于 2011-1-7 20:02:43 评论说
分田到户:不能把权宜之计当永久的制度。
 
 10 楼shafarevich】 于 2011-1-7 20:44:13 评论说
后来的粮食产量,数据全是编的。而最基本的事实是:毛主席去世时留下了三年存粮,80年代吃光了存粮吃进口粮。这粮食到底是增产还是减产,不言而喻。
 
 11 楼怀旧】 于 2011-1-7 20:44:40 评论说
1 楼【人民大众】 于 2011-1-7 11:10:09 评论说 
我们山西临汾1979年亩产小麦700斤费用只需30元.2010年亩产小麦650斤费用就要650元.现在官不为民办事.农民种地养不起地 

 

80年代初稻谷80元100斤,至2009年稻谷还不到100元100斤,可成本却接近了100元100斤。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好啊!

 
 12 楼shafarevich】 于 2011-1-7 20:50:34 评论说
6楼非常糊涂,其关键在于没有从阶级斗争的角度看问题。说什么“我们以前经济工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搞好”,真是荒谬绝伦。
 
 13 楼zxc9110】 于 2011-1-7 21:12:52 评论说
毛主席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机械化。如何实现机械化?必须根据各国的具体实际来确定。根据中国的国情,要实现机械化首先应是集体化。实践证明,将小块地分给个体农户是无法实现机械化的。所以分田单干就从实现机械化的进程来看是一种倒退。
 
 14 楼黄河边岸】 于 2011-1-7 21:42:14 评论说
单从肥料看产量,不够科学,起码说不全面。
 
 15 楼义门陈】 于 2011-1-7 23:44:26 评论说
如果说单纯的分田到户就能使粮食增产.那解放前粮食产量一定也很高了.因为那时田地都在个人手里.
 
 16 楼我爱wode祖国】 于 2011-1-8 9:10:25 评论说
六楼【zgh540309】说:“如果说集体化时期,农业没搞好,那是因为人骗地,当然地也要骗人。不管是干部还是农民,都可以扪心自问,那时侯种地拿出象承包之后的力量了吗?为什么那时侯不用心不用力?”
——这是一叶障目的说法。人民公社时期,有多少生产队的领路人和人民公社社员们真心建设自己的家园,为祖国建设努力奉献。那时的山西省大寨、吉林省白城红石岭,都是响当当的模范!怎么能用 小岗村 一叶来败坏“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干部和农民这棵大树。
 
 17 楼陈时秋】 于 2011-1-8 18:32:09 评论说
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5月25日送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下山的时候,毛主席大声地问:
“你是没有忘记我在专列上的许诺吧。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
张平化激动地望着主席,大声说:“主席,我懂了。”
毛主席谈论包产到户,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及严重后果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从战略的高度,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而得出的。对照“改革开放”三十年两极分化的实际,毛主席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18 楼怀旧】 于 2011-1-9 14:32:13 评论说
哪个说集体化时期,农业没搞好?这就是胡说八道;
集体化时田里的庄稼在大队农技员的指导下,(能够及时合理的施肥、喷药、浇灌、开沟排水等等;)基本上没有什么病虫害。倒是分田单干以后,有很多农民不懂农业知识(集体时有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农科员,农技员)---有的肥施多了(遭肥灾),有的药喷多了、喷药的时间不准确,有的懒散、好吃懒做(因为没人管了---去赌博、去游玩......)导致庄稼(稻子等)大幅度减产,有的甚至颗粒无收。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而且年复一年。我说的是我亲身经历所看到的;
还是人民公社好啊!
 
 19 楼轲南】 于 2011-1-10 19:43:25 评论说
实际上是从物质基础上分析水利、化肥、良种三大因素使中国人解决了吃饭问题。
在强坛深水发过此类帖子,都被煮酒了,见链接

 

对周总理最好的纪念-他领导的政府为中国人彻底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1&id=106670887&bid=60

 
 20 楼轲南】 于 2011-1-10 19:55:54 评论说
大道至真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lyczzy

 

这里有相关文章

 
 21 楼不是专家】 于 2011-1-12 20:40:43 评论说
专家也好,理论家也罢,谁也无法掩盖和否定人类历史真像!!!!!!我是农村人,71年毕业,80年外出参加工作进机关,在农村阶段干过农业技术员,团支书记,生产队长,大队付队长,我所领导的生产队100多口人,78年当年即购拖拉机一部,电机三部,195抽水4台,开办粉条加工厂一处,小麦玉米产量分别突破1000斤大关,年底留足弟二年生产费用后,开支现金8000元,也就是讲,社员分的粮草菜油不算现金外,生产队现金收入就达28400元还多.当年干部参加工作,月工资是28元,现在不低于2800元,增加100倍,按此拆算当年生产队现金收入是2840000左右,人均现金收入是28000元.这就是真实历史与现实,更是历史的见证!不知专家们有何感想!!!!!!
 
 22 楼曹竹叶】 于 2011-4-19 21:33:21 评论说
其实分田到户的后果远不是单干无法实行机械化耕作之类问题,而是形成土地豪强的崛起--回溯封建时代,土地国有、使用权私有的方式,加上特殊的政治制度,最终形成循环式的朝代更迭。
 
 23 楼人是什么】 于 2011-5-28 15:24:20 评论说
你用阶级斗争去分析大自然的规律,最终的结果就是你去跟大自然斗吧!受伤的总是自己!
 
 24 楼吾心永在】 于 2011-8-1 11:36:48 评论说
民以食为天!
包产到户并不利于粮食增产!!!
如果没有袁隆平等农业科学家的贡献,粮食问题、吃饭问题就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